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半年我國共遭遇37起貿易救濟調查

  • 發佈時間:2015-07-22 00:31:1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21日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目前,中國仍是國際上貿易救濟設限的首要目標國。據統計,上半年,我國共計遭遇14個國家(地區)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37起,其中反傾銷案件32起,反補貼案件4起,保障措施1起,案件數量較去年同期下降30%;涉案金額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4%。此外,美國發起涉及中國産品的337調查5起。

  據沈丹陽介紹,上半年貿易摩擦呈現如下特點:一是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總體出現下降。印度、歐亞經濟委員會等正集中調查處理去年對我發起的大量案件,上半年對我立案減少。同時,我國積極組織應對並加大交涉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國外對華發起貿易救濟調查的勢頭。

  二是G20國家是對我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的主體。G20共對我發起調查30起,佔案件總數的81%。美國以6起案件居首,拉美國家對我立案呈上升趨勢,共14起,佔案件總數的38%,同比增長27%。

  三是五金、化工、輕工産業是貿易摩擦多發領域。案件數量分別為16起、10起和8起。其中11起鋼鐵産品和製品案件最為突出,案件數量佔比30%;涉案金額佔比高達58%,這些涉案工業製成品的國內産能嚴重過剩,導致出口增長過快被設限。

  四是高科技、高附加值出口産品遭遇設限呈增長態勢。近三年來光伏、輪胎等工業製成品在全球主要出口市場連續遭遇貿易救濟調查後,涉及實用新型等專利糾紛的機電、輕工、醫藥等産品也頻繁遭遇美國337調查。(孫韶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