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兩融資産證券化盤活券商存量資産

  • 發佈時間:2015-07-21 06:14:2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分別發佈公告,表示將採取有效措施擴大證券公司融資渠道,積極落實證券公司融資融券資産證券化。上交所表示,將大力支援證券公司開展兩融資産證券化業務,協助證券公司完善項目方案,提高掛牌轉讓申請受理效率,同時做好業務開展中的風險把控。深交所則在流程上予以明確,表示將優化評審流程,強化資訊披露要求,提高掛牌轉讓效率以及再次發行項目的評審效率。

  證券公司兩融業務始於2010年,今年以來,該業務市場規模實現了較為快速的增長。據長江證券研究部分析師劉俊測算,今年一季度,券商兩融業務凈收入達254.71億元,佔營業收入的22.28%,已成為證券公司最穩定的收入及利潤來源。隨著券商對兩融業務資金需求的不斷提高,如何盤活兩融資産,便成了券商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兩融業務屬於證券公司優質資産,風險控制措施總體較為完善,兩融資産證券化是將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中産生的融出資金債權進行資産證券化,既可以盤活證券公司的大量優質存量資産,為其提供符合規定且成本較低的融資渠道,又能夠促進融資融券業務的良性迴圈。

  劉俊認為,資産證券化是國內盤活存量資産的重要手段,也是打開證券公司資産管理空間的重要創新。監管層面的一系列支援政策,提升了資産證券化的發行效率,快速擴大了産品規模,有望成為券商又一個業績增長點。更為重要的是,也充分體現了監管思路的轉型。

  在海外市場,資産證券化是被普遍運用的金融工具,目的是將流動性較差的基礎資産打包出售,盤活存量資産,分散信用風險。但國內資産證券化發展相對較為緩慢,雖有部分券商在兩年前就有針對兩融收益權資産證券化的嘗試,但尚未形成規模。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滬深交易所積極推動落實兩融資産證券化業務,釋放出積極信號,預計資産證券化發行的效率將大為提高,市場潛力有望得到充分發揮。通過快速補充兩融業務所需資金,也有利於券商拓寬融資渠道,提升公司營收能力,為公司擴大客戶資源,利用財務杠桿提升股東回報,對業績形成長期而穩定的支援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