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我的銀行卡?
- 發佈時間:2015-07-20 08:32:43 來源:天津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剛取完錢卡裏就少了3000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用戶“被購買”貴金屬,究竟是誰動了銀行卡裏的錢?近期,市民魏女士從工商銀行ATM機取完錢,沒多久就接到一個號碼開頭為“137”的電話,對方稱魏女士通過網路訂了貴金屬産品,在此確認是否為本人購買,然後就要發貨了,如有疑問可以查詢銀行卡。
起初,魏女士認為是詐騙電話,就將電話挂斷,但之後她越想越不對,“騙子怎麼知道我的電話?”魏女士心裏犯起嘀咕,就去ATM機再次查詢,結果大吃一驚,卡裏果然少了3000元。
僅在ATM機取了錢,沒進行其他操作,為何卡裏少了3000元?聯想到此前的電話,難道真的被買了貴金屬?此後,魏女士又通過網銀查詢,發現確實出現一筆金額為3000元的“如意金積存”。錢雖然沒被盜走,但是卻被買了貴金屬,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魏女士致電工商銀行客服,工作人員的解釋是,用戶可能洩露了網銀密碼,接到的是詐騙電話,與銀行無關;用戶可以通過網銀自動取消交易,錢會立刻贖回。隨後,魏女士按照工作人員的提示,通過網銀撤銷了該筆貴金屬交易,不久後就查到3000元已回到銀行卡中。
雖然錢最終找回來了,但魏女士還是不禁發出疑問:自己的賬戶資訊和手機號碼是誰洩露的?錢雖然沒被盜走,憑什麼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購買”貴金屬産品?究竟是自己“點背”趕巧了,還是問題普遍存在?銀行在其中究竟有沒有責任?
為何剛從ATM機上取完錢就接到騙子的電話?客服人員的解釋是“純屬巧合”。ATM機是否被騙子安裝了竊取密碼的裝置?客服人員表示“取錢不需要輸入網銀密碼,應該與ATM機無關”。
為此,記者實地察看了魏女士取款的ATM機,表面並未發現人為“做手腳”的跡象。對此,理財師李冬梅分析認為,詐騙的手法可能是先竊取用戶的賬號和密碼,登錄網銀通過貴金屬理財頁面購買理財産品,然後詐騙分子就給用戶打電話進行詐騙;如果客戶沒有開通短信提醒功能,會全然蒙在鼓裏;如果發現及時,並很快進行撤銷操作,就沒有什麼損失;如果沒有及時撤銷操作,再贖回時就有可能損失本金,並支付大筆的手續費;一旦用戶不留意將驗證碼透露給詐騙分子,卡中的錢就會被轉走。
此外,許健律師表示,雖然主要是騙子的行為,但銀行並非沒有責任,一些銀行只需要登錄網銀就可以進行貴金屬理財操作,並不需要U盾或者驗證碼,這就給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機;最讓用戶質疑的是,銀行不需要任何手續就承認了這種購買行為,而且騙子是怎麼獲得用戶手機號碼的,這也讓用戶對一些可能的“關聯”浮想聯翩。
一位業內人士介紹,貴金屬理財産品是採取只計份額、不提取實物的方式,以人民幣或美元買賣貴金屬份額的投資交易産品,所以並不存在騙子所説的“發貨”問題,“黃金積存”的貴金屬理財産品,用戶可以去銀行櫃檯提取實物金條,也不需要“發貨”。
此外,工作人員還提醒市民,為了保證資金安全,最好開通短信提醒服務,以便及時了解賬戶變動情況;同時對自己的網銀做好設置,查看並關閉貴金屬“委託代購協議”等相關選項,以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遇到此類問題時,千萬不要把驗證碼告訴任何人,同時建議立刻挂失銀行卡。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