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股民今年二十一

  • 發佈時間:2015-07-19 05:45:3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大學生炒股是一個時代的産物,有其存在的理由

  近來股市頗不寧靜。震蕩與起伏不斷,真假難辨的消息遍地,含淚調侃的段子紛飛,玩兒足了散戶們脆弱的小神經。這樣的情境股市年年有。但今年的牛市浪潮裹挾了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集體亮相,註定讓2015年的股市有所不同——大學生股民。

  有調查稱,有31%的大學生表示自己在炒股。這個數字或與實際情況有出入,但我確實有不少朋友都已入市,我自己也是一介股民。我們共同目睹了一路飄紅的瘋牛,也都在前不久的大跌中損失慘重。對於大學生炒股,我大概有一點發言權。

  大學生入市,大多有充足的理由——金融專業的説炒股體驗有利於消化知識;生活費有結余的説錢閒著也是閒著,炒股權當理財;愛看新聞的説某高校學生炒股都成了百萬富翁了,焉知下一個青年股神不是我?就連心理學專業的,也一本正經地説股民心理值得細究,親身體悟感觸更真。

  理由説了一籮筐,該不買賬還是不買賬。家長説你簡直瞎胡鬧,我辛辛苦苦供你上大學,你就幹這個?有那閒錢買點書不行?人家賺錢你就能賺,那是白日做夢!輿論説大學生沒有獨立經濟來源,缺少風險認知和抵抗能力,把炒股視為不勞而獲的手段是投機心理作祟。

  這樣的擔心其實不無道理。我的股民朋友,大都有上課盯盤的惡習,寧肯錯過聽講也不能錯過抄底時機。甲君以3200元購買一手心儀股票,翌日就遇大跌,恐慌之下急割肉,幾百元打了水漂。乙君運氣好些,入市之初就大有斬獲。丙君極不淡定,漲時喜形於色,跌時緊張不已,心情全憑紅綠決定。嚴重時,非得等下午停盤了才能去做事情,否則心神不安。

  如此看來,大學生投資經驗不足,風險承受力低。急於炒股的確有可能影響學業,甚至影響心理健康,催生出急功求快的逐利心態,警惕這樣的風氣蔓延,似乎有必要。

  但事實上,大學生炒股是一個時代的産物,有其存在的理由。究竟是正面能量多,還是負面價值大,取決於我們怎樣看待它:股市的大起大落,足以讓我們鍛鍊出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選定股票前,我們悉心研究政策,哪個行業有前景,而哪個行業已至暮年,嘗試去把握時代的脈搏。購買的時機、數量全憑自己斷定,盈虧都自己承擔,開始為自己的決策擔負真金白銀的責任。“賺了貪更多,賠了急翻盤”的賭徒心態,自要收斂。眼下賠了錢沒關係,我要訓練自己遇事不慌亂,靜待時機理性思考後再行動。看盤佔時間沒關係,我正可以借此機會割捨無用的刷微網志、逛朋友圈,提高效率和自控能力……這些素質,哪一個不重要?

  股市有賺有賠,風險暗流,但不意味著大學生束手無策、被動挨打,只要稍動腦筋,股市就不單單是牟利場,還可兼做人生課堂。

  賺了錢,別自以為從此可以搏擊股市,一往無前,貪婪地幻想可以不用工作直接暴富;賠了錢,也別過度自責心疼,權當是去金融世界旅行一番,掏了機票錢。入了市,別失去學生本分,心神不寧地守著大盤;離了場,也別後悔不已,喟嘆白白虛擲了光陰。

  一言蔽之,大學生炒股不是洪水猛獸,一味防範攔截未必有利,引導其發展未必有害。這是我——一個21歲的股民最真實的感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