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報告稱人民幣有望兩年內成第四大國際貨幣

  • 發佈時間:2015-07-18 18:2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7月18日電 (記者 丁棟)中國人民大學課題組18日在北京發佈報告稱,到2015年,人民幣國際化的初期目標已經完成,在未來的兩年內有可能成為第四大國際貨幣。

  《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5》18日在北京發佈,報告主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在發佈會上表示,從2009年中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試點開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已經接近6年的時間,在這6年裏面,人民幣國際化使用的程度保持持續高速增長狀態。

  據課題組測算,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從2009年的0.02已經提高到2014年的2.47,同期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主要貨幣出現不同程度的份額下降。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已經上升到2.9。人民幣與日元的差距已經不足一個百分點,與英鎊的差距大約在兩個百分點左右。

  據統計,2014年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總量達到了6.5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1.6%。全球貿易的人民幣結算份額已經提高到2.96%,全年人民幣直接投資額為1.05萬億元,同比增長將近1倍,達96.5%。人民幣在全球資本和金融交易中的份額也達到2.8%,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五大支付貨幣和第六大外匯交易貨幣。

  陳雨露認為,基於上述數據,人民幣進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已經成為大概率事件。如果在今年下半年能夠通過SDR的檢查,跨入國際貨幣儲備行列,將為人民幣國際化奠定重要的階段性基礎。

  “可以預計,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逐步落地,特別是資本賬戶穩步開放等政策的推進,人民幣兩年之內成為第四位國際貨幣是完全有可能的。”陳雨露表示。

  他表示,“一帶一路”和“人民幣國際化”是兩個重要的中國國家發展戰略,也是中國向全球提供重要的貨幣公共物品,不僅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也可以為新興大國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撐力量,符合全球金融穩定和經貿發展的利益。

  他解釋稱,由於國際機構的制度缺陷以及世界超級國家貨幣實力和經濟實力相對的變化,全球公共物品的供應面臨著總量不足和結構失衡的窘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所需要的金融公共物品面臨著缺乏和結構不穩定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新興大國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中國應當承擔起提供全球貨幣金融公共物品的責任。

  他強調,在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國可以利用“一帶一路”實施的歷史機遇,從産生國際合作新理念和新模式,實現高效設施互聯互通,提供新的國際貨幣,建立新型國際金融組織,增加全球公共物品的供給,打造一個最能體現合作共贏理念的命運共同體。(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