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氣候變化的真正元兇是氟利昂

  • 發佈時間:2015-07-18 01:30:5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多倫多7月17日電 (記者馮衛東)根據世界科學出版社7月15日新聞公告,即將出版的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物理學家盧慶彬教授的科研新著認為,20世紀中期以來全球變暖由人類活動造成的觀點可能正確地反映了當前的科學思想,但冤有頭、債有主,氣候變化的真正罪魁禍首應是氯氟烴(俗稱氟利昂)而非二氧化碳。

  大約16年前,盧慶彬與同事提出,宇宙射線産生的電子在臭氧層損耗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發現,吸附於冰層表面的氯氟烴及其他含鹵素分子的分解式電子轉移反應非常有效,從而提出臭氧洞形成的新機制。此後,在大量觀察數據的基礎上,盧慶彬進一步提出,氯氟烴才是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力。

  在即將出版的新著《臭氧空洞和氣候變化的新理論和預測》中,盧慶彬對宇宙射線驅動的電子誘導反應(CRE)機制導致臭氧洞的貢獻率,以及氯氟烴變暖機制導致全球地表溫度變化的貢獻率進行了量化。

  CRE理論預言,南極上空的臭氧損耗和導致的平流層變冷存在著一個11年的變化週期。過去數十年在南極上空收集到的數據證實了上述預測,大氣中的氯氟烴與觀測到的全球表面溫度之間存在著線性相關性,相關係數高達0.98。

  儘管只使用了極少的甚至零參數,但盧慶彬的新模型與實際觀察到的臭氧和全球表面溫度數據間表現出高度一致,其準確性達到了90%。

  二氧化碳造成全球變暖是科學界的主流認識,但盧慶彬認為,氯氟烴才是全球氣候變化的真正元兇。他建議在全球持續不斷地淘汰所有鹵代烴的使用,如氯氟碳化物、氫氯氟碳化物、氫氟碳化物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