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綠色”增産沉甸甸

  • 發佈時間:2015-07-17 05:52:2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全國夏糧總産量2821.3億斤,比2014年增産89.4億斤,增長3.3%。夏糧生産經受了局部嚴重的自然災害、多發的生物災害、多變的市場環境的重重考驗,再獲豐收,實屬不易。

  政策激勵 種糧意願穩定

  高基數、高成本是今年夏糧生産面臨的難題。糧食産量基礎在面積,種不種、種多少取決於農民的選擇。在種糧成本剛性增加的情況下,如何調動農民積極性?一系列扶持政策成為破解“國家要糧”、“農民要錢”矛盾的鑰匙。

  冬小麥佔夏糧的比重超過九成。在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看來,國家對小麥的扶持有3項激勵效應。一是,小麥良種補貼實現全國全覆蓋,起“保面積”的作用。二是,小麥最低收購價逐年提高,起“保收益”的作用。三是,“一噴三防”等防災減災補助政策,起“保單産”的作用。

  回溯夏糧從種到收的過程,一系列重大政策功不可沒。5.5億元重大病蟲害防治補助利於遏制病蟲暴發危害;7億元測土配方施肥補助提升農民科學施肥水準;20億元糧棉油糖高産創建補助示範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産。“縱向包含了産前、産中和産後,橫向覆蓋了不同産區、不同作物的各方面,實現了從零散支援到系統全面支援的跨越。”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曾衍德如此評價。

  隨著耕地向新型經營主體集中,農業新增補貼和獎補政策也逐漸向其傾斜。今年,財政部、農業部開展農業“三項補貼”改革試點。將農業“三項補貼”合併為“農業支援保護補貼”,把80%的農資綜合補貼存量資金,加上種糧直接補貼和良種補貼,用於耕地地力保護;20%的農資綜合補貼存量資金,加上種糧大戶補貼資金和農業“三項補貼”增量資金,來支援糧食適度規模經營。

  如果説新型主體是糧食産量的穩定器,主産區則是糧食安全當之無愧的生力軍。目前,政策的著力點在於激發主産區積極性。數據顯示,800個産糧大縣(市),數量不到全國行政縣(市)總數的30%,糧食産量卻接近全國的70%。河南滑縣是全國小麥生産第一縣。該縣整合土地治理、中低産田改造、小農水重點縣等各類涉農項目資金,規劃建設了50萬畝的高標準糧田示範方,採用大型自走式農機,對示範方進行澆水、施肥、植保等統一作業。

  經營創新 激活單産潛力

  農業部小麥專家組成員趙廣才説,在三大穀物中,小麥的種植效益最低。近幾年,每畝純收益在100多元,比玉米低100元左右,比水稻低接近200元。儘管國家最低收購價有所提高,但總體上價格上漲速度仍低於成本上漲。在小麥種植比較效益較低的情況下,只有依靠經營體系創新,才能實現産能提升。數據顯示,今年夏糧單産比去年提高2.9%,單産提高對增産的貢獻率為87.7%。

  從一家一戶的分散種植到合作社的適度規模化,單産提升顯而易見。“合作社服務範圍已經拓展到周邊6個村,村民將土地交給我們全程代管。合作社包攬了全部農活,作業面積達1.3萬餘畝,連片作業10台機器兩天就能收穫完畢。外出務工的農民不再擔心自家的收成,畝産比之前還高。”河北省冀州市永旺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史佔江説。

  市場化服務主體能解決一家一戶的農民不好辦的事情。山東省齊河縣今年對糧食增産模式攻關核心區進行飛防作業,農戶與齊力新農業服務公司簽訂了承包防治合同。“1架直升機8個人,7天內完成20萬畝小麥的‘一噴三防’。”齊力公司總經理紀樂光説,小麥生長後期易受幹熱風、倒伏等影響,“一噴三防”是確保小麥單産的有效措施,但一家一戶面積小,農民自己做起來不划算。

  農機農藝深度融合是突破以往小規模經營的關鍵。在黃淮海主産區,農機承擔了深松整地、精量播種、化肥深施、低損收穫、産後烘乾等主要生産任務。典型地區經驗顯示,在同等生産條件下,小麥生産全程機械化可實現節種、增産、減損的綜合增産能力為每畝60斤左右。據統計,目前小麥生産環節9成以上的農活是由農機代替人工完成的。

  “綠色”增産 控肥控藥控水

  農業部總經濟師畢美家認為,當前,我國農業迫切需要改變過去那種拼資源、拼投入的傳統發展方式,探索“綠色”發展模式。農業部今年大力開展綠色增産模式攻關,更加注重物理技術優先、資訊技術優先,通過試驗示範控肥、控藥、控水等減量化技術模式,探尋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小麥生産期需水量大,而我國小麥主産區卻嚴重缺水。農業節水,不只是個成本問題,更關係資源的可持續。“村裏試驗了100多畝立體勻播種植新模式,只澆一遍水,小麥能增收1成以上。節水小麥效果挺好!”河北省深州市前營村村民曹建斌説,普通品種一季要澆三四次水,節水小麥只要澆一次,一畝地能節省110多元。

  綠色防控更受農民歡迎。山東省創新生物防控方式,在麥田間隔種植蓖麻,作為七星瓢蟲的寄主,待麥田蚜蟲群體增加後收割蓖麻,瓢蟲轉而捕食蚜蟲,實現“以瓢治蚜”,減少農藥用量。數據顯示,在農業部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推進示範區,一般化學農藥用量減少20%至30%,不僅沒有影響防治效果,而且畝增産8%以上、節本增效150元以上。

  減少化肥使用,既要推廣有機肥,也要提高化肥利用率。江蘇省通過財政補貼、以獎代補等措施,鼓勵農民使用商品有機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保肥能力。該省啟東市惠萍鎮農民蔡漢忠種植10多畝小麥,使用商品有機肥後,每畝減少化肥用量13.6斤、節本增效50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