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看戰國酒壺國寶犧尊啥樣兒

  • 發佈時間:2015-07-17 03:36:49  來源:西安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文艷)昨日,“泱泱大國——齊國歷史文化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展。194件精品文物展現了齊國從封邦建國、首霸春秋、雄冠戰國到終歸一統的歷史進程。

  全國首次“齊國歷史文化”主題展

  本次展覽是全國首次以“齊國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大型展覽,集合了7家文博單位的194件(組)精品文物,主要包括青銅器、陶器、玉器等。展覽將展至今年10月16日。

  本展覽以“封邦建國”、“首霸春秋”、“雄冠戰國”、“終歸一統”、“齊風余韻”五部分內容展示齊國歷史的發展進程,用不可再生的珍貴實物展現齊國文化的獨特魅力,讓歷史遺存説出自己的身世和故事。

  作為中國古代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齊國古代文明,已發掘出大量的城池遺址和墓葬,出土了數以萬計的文物遺存。此次展覽精選出最具齊國特色的器物以饗觀眾。

  “國寶犧尊”見證齊國繁盛

  出土于臨淄商王莊墓地的一件獨特的盛酒器——戰國銅犧尊就見證了兩千多年前齊國的繁盛。這件犧尊是全國文物的精品,被稱為“國寶犧尊”。它高29.4釐米,長43.3釐米。記者看到,犧尊雖然是按照牛的樣子製造的,但是並非完全是牛的形狀,其頭形比牛略長,耳朵也高高聳起,牛身筋骨結實、肌肉健碩。整體造型有牛之壯而更顯聰慧、靈動。

  犧尊頭頂及雙耳間鑲嵌綠松石,眼球則是墨晶石做成,全身鑲銀絲,組成菱形圖案,紋理間以綠松石和孔雀石鑲飾。

  在犧尊脊背中間部位,有一個類似酒壺壺蓋的圓形蓋。仔細一看,原來這個蓋被鑄成了一隻扁嘴長頸禽,禽頸反折,巧成半環形蓋紐,羽翎以孔雀石鋪填,玲瓏剔透,珍貴秀麗。蓋鈕之下,就是把酒倒進去的入口,酒存在牛肚子裏。而酒的出口,則在犧尊的嘴裏,古人用犧尊倒酒之時,酒從犧尊嘴裏流出,別有一番情趣。

  商鞅方升是中國度量衡史上珍品

  展覽中,陳純釜、銅量器、商鞅方升等量器是“田氏代齊”王朝更替的證物,而商鞅方升更是中國度量衡史上極重要的珍品。

  這件商鞅方升容積202.15毫升,器物三面及底部均刻銘文,左臂銘文意為:秦孝公十八年,齊國派遣一個由卿大夫多人組成的使團到秦國商討有關事項,大良造商鞅監製了標準量器,規定容積為十六寸又五分之一為1升。前臂刻銘文“重泉”為縣名,在今陜西蒲城縣南,左臂的“臨”是地名,在今山西臨縣之境,這是商鞅方升兩次所置之地。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詔書。

  展覽中惹人注目的還有一組戰國彩繪樂舞陶俑,分為單人歌唱俑、雙人長袖舞俑、表演俑、觀賞俑、演奏俑、樂器及祥鳥群。這組樂舞陶俑造型生動,形神兼備,風格寫實,形象地再現了戰國貴族觀賞樂舞的安逸生活。

  另外一組銅食具,全套共62件,由耳杯、小碟、盤、碗、盒等組成。這套銅食具製作精良且保存完好,像這樣完整成套的戰國銅食具為國內僅見。這套食具可能是主人出行時使用的,所用食具均放置在一個銅罐中,不僅方便實用,而且便於攜帶,另外從配套的十個耳杯和十個小碟來看,“十人為宴”的風俗在齊國已經存在,反映了當時齊地人民殷實富足的生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