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接結合”避免簡政放權“自由落體”
- 發佈時間:2015-07-17 03:34:00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記者余曉潔楊洋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中國科協所屬學會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擴大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中國科協所屬學會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簡稱“承轉”)有何意義?有哪些重點任務?怎樣承接,如何管理?如何消除“機關化”傾向,避免“二政府”現象?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尚勇16日就此接受了新華社記者書面專訪。
問:方案出臺有何深意?
答:方案的出臺是中央圍繞全面深化改革、加強和改進群團工作做出的重要部署,也是科技社團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促使中國科協進入發展“主戰場”和改革“深水區”。“承轉”是黨對群團工作不斷加強的重要體現,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協同性改革,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助力,是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力量。
作為科技工作者的社會團體,中國科協目前主管204個全國學會,佔我國科技社團70%以上,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學會將科技和人才作為兩個重要發力點,通過團結、引領、依靠、服務科技工作者,促進科技創新和服務産業轉型升級,激發科技工作者創新活力,助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問:“承轉”如何協調政府和社會的關係?
答:“承轉”是貫徹十八大號召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正確處理政府和社會關係,加快實施“政社分開”所邁出的實質性步伐。中國科協圍繞“放接”緊密銜接,以學會為紐帶,可以形成政府和社會協調配合、有緩衝的彈性工作結構,使社會發展的生態結構和發展方向更加合理。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在公共服務領域更多地利用社會力量,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推進“政社分開”,要在公共服務領域更多地利用社會力量,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學會應更多地承擔適合科技社團特點的公共服務事項,讓政府從具體和微觀事務中脫身。
問:方案有哪些政策亮點?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是什麼?
答:擴大試點工作的總體目標是服務深化改革需求,與國家各項改革相銜接,突出問題導向,著力於“行政職能”向“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的制度機制改造。方案明確圍繞相關科技評估、工程技術領域職業資格認定、技術標準研製、國家科技獎勵推薦開展擴大試點工作。這四項重點任務均涉及改革的“深水區”,是“承轉”中有價值、有意義、有影響的業務領域,有較大“含金量”。
以業界最關注的科技評價為例,我國目前採取的同行評議方式中,評審組多是一次性的、鬆散的組織形式。如果評價結果産生錯誤,實際上無人承擔責任。方案要求充分發揮科技社團的第三方科技評價作用,學會作為獨立社團法人,可以對科技評價的結果承擔法律責任。
問:如何使學會真正成為自立、自治、自律的社團法人?
答:過去在研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工作中,政府部門集管、辦、評三重職能于一身的評估模式,既不利於人才培養開發,也不利於政府職能轉變。“承轉”後,政府“不該管”的職能,由各類社會主體自主承接;政府“管不好”的職能,以政府購買服務、委託授權等方式,由各類社會主體競爭性承接。
我國社會組織發展還處於培養初期,學會能力不足,造成政府和社會對轉移職能抱有疑慮。打鐵還需自身硬,要著力提升學會創新和服務能力,發揮一流學會集群的“火車頭”的牽引帶動作用,使學會真正成為自立、自治、自律的社團法人。
問:“承轉”中如何避免出現“紅頂仲介”“二政府”現象?
答: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承接的是責任,而不是權力。學會承接後,就變成了社會化的公共服務職能,不再具有行政權力性質。尤其要消除“機關化”傾向,堅決避免成為“紅頂仲介”“二政府”,嚴防借機斂財,亂收費、亂攤派等行為。
應把“行政管理”職能轉“公共服務”職能作為重點,開展去行政化再造,形成可負責、可問責的運作機制和約束機制。長遠看,要實現政府放心、市場認可,學會需要發揮專業權威性優勢,堅持中立立場,多提供“專業性”服務,少承接“事務性”工作。
問:如何實現可負責、可問責?
答:簡政放權不是一放了之,更不意味著不和政府打交道。確保職能轉接後社會服務不放空、持續監管不放鬆,就要堅持行政體制改革“放管結合”,避免簡政放權“自由落體”。學會要主動接受有關政府部門和社會監督,不搶跑、不拔高,不斷章取義,不跑調走偏,確保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工作穩妥有序進行,取得實效。一手抓監督,一手抓扶持,確保接得住、接得好,形成合理、完善的監管體系。
據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