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養兔創業推廣富民

  • 發佈時間:2015-07-17 03:34:1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周超文周勝平

  “挂露水的青草不能喂兔子,兔子吃了容易腹瀉、肚脹。”6月11日上午,筆者來到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合面鎮鄭河村時,村主任任文友正在留守老人王開連家中指導科學喂兔。“今年肉兔價格好,供不應求,我是‘兔司令’,又是村主任,更得讓養殖戶嘗到甜頭。”任文友説。

  今年40歲的任文友,高中畢業後一直外出務工。2008年9月,任文友毅然返鄉創業,拿出10多萬元積蓄動手建兔場,並以每只150元的價格引進20隻種兔試養。養殖兩個月後,兔子開始陸續下崽,兔崽卻陸續死亡。請教鎮畜牧獸醫站的技術員後,才知道是防疫不當。任文友開始苦學技術,鑽研肉兔養殖書籍,報名參加培訓,系統學習兔舍建設、飼料配製、疫病防治、肉兔繁殖等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養殖終於有了起色。2010年,任文友銷售商品肉兔1萬餘只,年産值30萬元,實現利潤近8萬元,一舉變身為村民眼中的“兔司令”。

  如今的鄭河村,雖然留守村民多為老人,但90%以上的農戶養殖肉兔,少則一年出欄200隻至300隻,多的達到1000余只,曾經只種水稻和玉米的鄭河村,一舉成為納溪區響噹噹的“兔子村”。“沒有任文友就沒有今天的‘兔子村’。”説起鄭河村的養兔産業,村民們如是説。

  一年靠養兔凈賺8萬元,這在偏遠的納溪山鄉,對村民心理的衝擊特別大,村民雖然羨慕,卻因缺少本錢、技術,只能望兔興嘆。任文友了解情況後,挨家挨戶到府登記,對有養殖願望的村民,他從自家肉兔中選育種兔賒銷或免費給村民養殖,並承諾管技術、管銷售,承諾死亡率高於5%全賠。僅2011年,全村肉兔養殖戶就猛增到102戶。截至今年5月,全村和鄰村肉兔養殖農戶增至近400戶,每月出欄肉兔近萬隻。

  鄭河村60多歲的留守老人王志仁,在任文友幫助下,現在每年出欄肉兔近2000隻,純收入3萬元。老人高興地説:“以前零用錢全靠兒女給,現在不再跟兒女要錢,每年還有2萬多元節余。”重度殘疾婦女施玉紅,在任文友提供10隻免費種兔後,今年前5個月就出欄近300隻肉兔,獲利4000多元,一家人的生産與生活開支有了穩定來源。

  “任文友致富不忘鄉親,讓大夥兒的錢包鼓了起來,我要投他一票。”“我也要投他一票……”2013年12月13日,鄭河村村委會舉行換屆選舉,在家的村民幾乎全數到場,為的就是投上任文友一票。最終,任文友眾望所歸,得票率達到95%以上。

  合面鎮黨委書記陳敏説:“發展是最大的民意。農村黨員、群眾迫切希望選出有開拓創新精神,能帶領大家發展經濟致富增收的領路人,任文友順應了村民這一期盼。”

  任文友擔任村主任後,除帶領村民發展壯大肉兔産業以外,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援下,先後爭取到公路硬化和農網改造項目。目前,投資300多萬元的農網改造已經完成,公路硬化很快也將竣工。同時,他還規劃了鄭河村未來發展,計劃建設優質採摘園,發展鄉村遊,計劃發展生態魚和山羊養殖,並嘗試有機稻種植。今年,村裏發展訂單有機稻150余畝、生態魚養殖300多畝,任文友自己還率先帶頭飼養30多頭黑山羊。可以説,鄭河村興村富民的藍圖,正在任文友帶領下逐一繪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