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借道入股 國家資金這樣支援創新

  • 發佈時間:2015-07-17 02:32:1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資金如何支援創業創新和培育新興産業?以往的模式是,部委牽頭,組織企業上報各種創新項目,再邀請多個層面的官員、專家開會評審,選出一些項目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援。由於權責不甚清晰,加之一些項目評審少不了人情和打招呼,結果是,為數不少的項目,錢投進去了,收效並沒有預期理想,在一些層面廣受爭議和詬病。那現在的做法是怎樣的呢?

  九成投向戰略新興産業

  在上海張江創業孵化中心,提供企業雲服務的TEAMBITION公司,在最近一年多時間業務收入增長近三十倍,客戶不乏中石油、中石化、新東方這樣的知名企業。

  創建初期步履維艱,很關鍵一步是獲得一筆450萬元人民幣的風險投資。投入這筆資金的創業風險基金是戈壁盈智基金,負責人朱璘告訴記者,三年前募集完成的盈智基金規模3.5億元人民幣,用於發掘和投資網際網路、智慧硬體、生活服務等新興領域具有高成長前景的初創型企業,TEAMBITION是該基金投資的三十余個項目之一。

  並不廣為人知的是,戈壁盈智基金3.5億元資金中,“潛伏”著國家資金。據朱璘介紹,國家層面的引導性基金投入5000萬元,加上上海市政府層面投入資金,國有資金佔到整個基金的約40%,其餘60%則來自於一些民營母基金及社會資本。

  戈壁盈智只是國家引導基金投入的數百家創投機構之一。記者調研發現,財政部、國家發改委2007年2月出臺的一項意見,決定拿出部分國家産業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試行創業風險投資。截至去年年末,陸續投出資金已逾百億元。

  這些資金先是交給公開招標確定的受託管理機構,然後通過參股創投基金,以引導基金方式吸引其他資金共同參與戰略性新興産業創業投資。截至去年年末,國家資金參股的創投基金達213隻,累計完成投資項目739個,完成投資138億元。

  在受託管理機構之一的中央企業國投高科,董事長郝建介紹,國投高科目前受託國家資金合計54億元,參股創投基金達108隻,算上地方配套資金和社會資金,這些創投基金募集資金總規模達304.11億元。

  “每只創投基金,國家資金投入5000萬元,出資額在整個基金中佔比不超過20%,地方政府配套資金不低於國家資金,剩下的由社會資金參與。”國投高科副總經理劉偉説。

  這些資金用在何處?郝建介紹,國投受託參股的基金累計投資項目達425個,投資合計83.3億元。主要投向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等,90%投向國家戰略新興産業。

  市場化運作構建中國創業“土壤”

  記者走訪發現,國家引導資金投入創業創新項目的運作方式頗為市場化。以國投高科為例,初期篩選參股創投機構時極為審慎,一旦確定就十分尊重機構專業化運作。“基金投什麼項目,什麼時候投,都由基金做主,託管機構不會過問。”朱璘説。

  據記者調研觀察,純市場化操作的方式,一方面,國家、地方、民營多方資本參與,項目選擇、基金運用與各方利益均息息相關,有利於資金規範化運作;另一方面,資金交給專業人士團隊打理,更有助於發現真正具有技術優勢、成長前景的項目和企業。

  這些投資産生了什麼效果?記者調查發現,一個很明顯的成效是扶持並壯大了相當一批具有高新技術和市場前景的創新創業項目。

  國投受託參股基金之一的上海千驥創投,是一家專注于制藥生物技術、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領域創業項目的投資公司,現旗下擁有總規模3億元的創投基金。

  “有的項目還只是一個想法的時候,我們就開始介入。”上海千驥創投董事長吳駿告訴記者,創投人專業化背景以及長時間專注于某領域的投資歷練,決定其更擅長從初創項目中發現機會。

  據介紹,同樣有國家資金“潛伏”的千驥創投目前總規模3億元的創投基金,已累計投資11個項目,平均增值都達到三倍以上,其中一家從事醫療內窺鏡生産的公司初創期投入3000萬元,僅僅幾年時間市場估值已達10億元。

  多位創投人士向記者感慨,中國創業創新市場化機制逐步建立,將開創新的時代,更多有前景的項目將經由優勝劣汰脫穎而出。“這是最好的時代。”正如一位創業者所説:“公平的環境、市場化的機制就像一片豐沃的土壤,有了好的土壤,根本無需擔心長不出參天大樹。”

  更利長遠的是,市場化機制建立的同時,中國正在形成具有專業眼光的創投人群體。“相比扶持一批項目,更關鍵的是在國家資金運作過程中培育了一批創投團隊。”吳駿這樣説。

  ■地方經驗

  成都:通過項目紐帶引導創業

  成都生産力促進中心1993年成立,2004年被評為國家級生産力示範促進中心。中心受託管理的政府型基金,成都市風險投資補償基金、成都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還有成都市企業債權信貸風險資金池資金。隨著引導基金的設立,成都市大量的創業投資不斷涌入落地。但隨著這個形勢,只投項目,市政府根據新的形勢給我們增加了一塊資金,就是創業投資的風險投資基金,引導落地的投資機構能夠真正投企業,給他們一些風險補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從以前的直投改成了補償。

  到了去年, VC不斷前移,也就迫使政府敏銳感覺到在VC前端的缺失也發生了空白,所以在去年9月份,就出臺了成都的天使引導基金,在生産力促進中心全面運作,主要是引導投資基金來成都。鋻於天使投資在成都剛剛起步,比較正宗的天使投資人比較稀缺,所以我們在這方面加大了讓利的力度,從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直投到前端、更前端的引導。我們按國家科技部4年之內原本退出,5—6年是按照貸款基準利率進行分配,7年以後才分配。最後按照GP的註冊和沒有做強行的規定,這對一線城市的天使投資人應該説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吸引天使投資人的過程中,也按照國家財政的相關規定,以及天使投資基金的管理辦法要求,對天使投資人本身的資質或者説一系列的深化資料進行真實性的定調,一系列完成之後,在審定之後的五個工作日就可以撥付資金了。還有成都市生産力促進中心在做天使投資。吸引天使投資人的過程中,我們也會提供本土的LP加入進來,為他們提供本土的一些資訊、服務,以及成都市對投資天使投資人投資的企業,將給予10%的成都市財政補貼,這就是大致的投和貼方面的政策。

  在成都,地方財政分級管理之後,肯定涉及本地區就業和稅收的驅動化,所以説在這個方面,地方政府提供這種訴求,我覺得也可以理解。成都解決的方式,假如説沒有足夠多的提示項目支援投資,可以採取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做基金,刺激好,比如説投一千萬能不能做到兩千萬。第二種是能不能做到基金不一定要註冊到我們這兒,我們希望通過項目紐帶關注天使的項目,應該這是地方政府的訴求。

  (摘自成都生産力促進中心主任隋海峰在第九屆中國有限合夥人峰會暨財富管理峰會上的講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