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交通運輸房地産投訴舉報佔比超五成

  • 發佈時間:2015-07-15 05:34:33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了2015年6月份全國價格舉報情況分析。統計數據顯示,6月全國12358價格舉報系統受理價格舉報、投訴、信訪、諮詢共計54530件,較上月上升14.82%,但價格舉報壓力錶仍處於安全線以下。

  價格投訴舉報數量排名前5位的行業分別是交通運輸、房地産及物業管理、商品零售、醫療、教育,其中前三者的價格投訴舉報數量較為突出,均超過1000件;價格投訴舉報數量較為集中的地區有廣東、北京、遼寧、江蘇、湖北,其中前兩者投訴舉報數量較多,均超過800件。

  ●南方日報記者 牛思遠

  交通運輸業投訴舉報數量最多

  國家發改委的統計顯示,6月全國12358價格舉報系統受理價格舉報、投訴、信訪、諮詢共計54530件,較上月上升14.82%。不過,價格舉報辦結率為91.82%。價格舉報壓力錶處於安全線以下。

  在所有受理的情況中,價格諮詢47966件,佔87.96%;價格舉報3491件,佔6.40%;價格投訴3020件,佔5.54%;價格信訪53件,佔0.10%。

  從地區分佈來看,價格投訴舉報數量較為集中的地區有:廣東(955件)、北京(850件)、遼寧(406件)、江蘇(396件)、湖北(376件)。佔全國價格投訴舉報總量的比重分別為:14.67%、13.05%、6.24%、6.08%、5.77%。

  其中,價格投訴舉報數量超過800件的有廣東、北京兩個地區,但相比上月的價格投訴舉報數量,廣東環比下降了15.18%,北京則環比上升了10.59%。

  從價格投訴舉報的行業分佈來看,數量排名前五位的行業分別是:交通運輸(2266件)、房地産及物業管理(1032件)、商品零售(1024件)、醫療(442件)、教育(362件)。這五個行業佔價格投訴舉報總量的比重分別為:34.80%、15.85%、15.73%、6.79%、5.56%。

  其中,交通運輸行業的價格投訴舉報數量最多,也是唯一投訴舉報數量超過2000件的行業;房地産及物業管理和商品零售的價格投訴舉報數量也較多,均超過了1000件,二者佔全部價格投訴舉報件數的一半以上。

  物管違法收費等問題突出

  國家發改委的分析稱,在價格投訴舉報的具體問題中,尤以停車收費、物業管理收費、零售行業不正當價格行為問題最為突出。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提高,大中城市停車容量趨近飽和,停車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停車亂收費問題較為嚴重,價格投訴舉報數量居高不下。6月份全國共受理停車收費價格投訴舉報1793件,佔交通運輸行業價格投訴舉報總量的79.13%,居各類價格投訴舉報之首。

  停車亂收費問題主要有不按規定的內容和方式明碼標價收費,未經審批違規設置停車場收取高額停車費,大型活動期間趁機抬高停車收費標準等三類。這些違規收費行為擾亂了市場秩序,加劇了停車供需矛盾,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社會反應十分強烈。

  在房地産及物業管理行業,6月全國共受理物業管理收費投訴舉報762件,佔該領域價格投訴舉報總量的73.84%。涉及舉報熱點也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一是不執行服務價格明碼標價和收費公示制度。如有的物業公司不按規定設置物業收費公示牌,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模糊不清。二是違反規定超標準、擴大範圍、重復收費。如有的物業公司在收取物業管理費後,另行收取物業管理費中所包含的保安費、綠化費等。三是只收費不服務或者變相多收費。如有的物業公司將車棚面積計入房屋建築面積,多收取物業服務費用。

  商品零售行業的價格秩序也有待規範。6月全國共受理價格投訴舉報1024件,其中實體商店698件,網路購物286件。價格投訴舉報的主要問題是不按規定明碼標價、先提價再打折、虛假優惠折扣、誤導性價格標示、隱瞞價格附加條件、不履行價格承諾等。

  ■典型案例

  廣州某物業公司退還多收的裝修保證金

  廣東省廣州市某物業公司要求某業主在房屋裝修期間支付裝修保證金6500元,出入證押金每人50元,出入證工本費每人10元。根據舉報人的舉報投訴,廣州市某區價格主管部門迅速進行了調查核實。

  經調查,某物業公司的行為違反了《廣州市物價局、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住宅物業服務收費管理的通知》(穗價〔2013〕231號)關於“裝修保證金不得超過2000元,出入證押金每人10元”的規定,屬擅自提高標準亂收費。

  價格主管部門組織房管、街道物價管理等部門召開了案件協調會,向該物業公司下達了責令整改通知書,並退還用戶多收保證金、押金及工本費4550元。

  錦州某百貨商場標低價收高價被處罰

  遼寧省錦州市某百貨商場在銷售某品牌女裝時,價簽標價為449元,實際結算價格為499元。根據舉報人的舉報投訴,錦州市價格主管部門迅速進行了調查核實。

  經查,該百貨商場的行為違反了《關於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價格主管部門依法對該商場進行了處罰,責令退還多收價款50元,並處罰款500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