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延津:抬高招商門檻 “虹吸”大産業項目

  • 發佈時間:2015-07-15 01:00:1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千百年來的中國,傳統的農業社會形態一直在東西跨越5000多公里,南北相望也是5000多公里的廣袤的國土上延續。邁入21世紀,在東北到中西部的大多地域,仍然還是農民“當主角”,農業“唱大戲”在人們的心中,鄉村始終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社會、完完全全的農業經濟、真真實實的農民家園,一派古樸的田園牧歌風光。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依託公路大密度網的交通和區位優勢,演繹轟天作響的現代農業交響曲

  筆者近日在延津縣了解到,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是世界500強企業,也是全球領先的農産品、食品領域多元化産品和服務供應商,集農産品貿易、物流、加工和糧油食品生産銷售為一體,致力於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産業鏈,為接近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提供糧油食品。

  中國山貨花卉進出口公司作為中糧集團的主要成員企業,是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天然食品和天然原料供應商之一。公司出口的歷史達60年之久,産品遠銷日本、新加坡、美國、德國、英國、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家和地區,深受國外專業客戶的好評。

  中糧集團的進出口公司領導考察後説,延津縣地處豫北平原,是中原經濟區和中原城市群的核心腹地,位居洛陽、安陽、開封、鄭州四大古都之間,緊鄰京廣鐵路、京廣高速客運專線、隴海鐵路、新菏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濟東高速公路和107國道,是河南省公路網密度最大、交通最便利的縣之一。延津是中國優質小麥産業化示範縣、全國優質強筋小麥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全國農業産業化示範基地;

  他們歷數延津優質小麥種植面積95萬畝,其中優質強筋小麥50萬畝,還建有2萬畝“國酒茅臺”有機小麥原料基地、45萬畝優質花生種植基地等獨特的優勢資源,決定與延津縣開展戰略合作,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圍繞延津優質糧油、果蔬等農産品的轉化增值,高起點、高標準、高定位在綠色種植、精深加工、品牌創建、物流運輸、農業産業化等方面推進深度合作,積極探索以産業為導向、項目為紐帶的聯合創新機制,實現互利共贏。

  招商引資帶動了延津從糧油食品貿易、加工起步,産業鏈條不斷延伸至種植養殖、物流儲運、食品原料加工、生物質能源、品牌食品生産銷售等領域,在各個環節上打造核心競爭能力,為糧農創造最大化價值。

  更可喜的是延津在招商引資中,告別“自由落體”式一盤散沙亂招商,為GDP不惜犧牲品環境而盲目性招商,而是緊緊的圍繞著傳統糧食生産區,抬高科學招商“門檻”,糧食精細深加工的號角聲聲,演化為轟天作響的農産品轉型提升的現代農業交響曲。

  “麥鄉”變“酒鄉”,國酒茅臺有了延津優質小麥成分

  2011年的播種小麥時節,延津縣魏邱鄉農民劉大林開始和妻子商量擴大種植面積的事。因為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主動和延津小麥“結緣”,讓他們對種植小麥的信心大增。

  “國酒用國麥,國麥釀國酒!”隨著首批1500噸有機小麥的交付,延津小麥産業又迎來了一個里程碑式的時刻:國酒茅臺正式釀入延津成分。

  據延津縣農業局提供的消息,在全國範圍內選擇釀酒原料的貴州茅臺,無疑有著近乎苛刻的條件。合適的氣候、獨特的黃河沖積平原土壤等自然條件,加上優良的小麥品質及有機生産和公司化管理,是貴州茅臺“相中”延津小麥的主要原因。

  根據雙方協議,延津縣提供的小麥須符合貴州茅臺制定的品質要求,其中筋小麥(角質率40%~60%)須無霉變、無蚊蟲、無雜質、顆粒飽滿等,具體標準參照國標。貴州茅臺作為延津的合作方,對基地進行監督,若發現基地違反有關要求行為時,有權制止並通告基地整改。同時,貴州茅臺對基地建設提供指導、技術服務,且可根據情況配備相應的技術人員,並對生産基地技術人員進行義務培訓。生産基地使用的種子、有機肥、生物農藥等生産必需品甚至也由貴州茅臺提供。並要求延津建立有機小麥認證體系和品質管理體系並取得有機認證,按要求組織有機小麥生産,並按要求進行收購、儲藏、運輸等。

  “雖然條款很多,但要義只有一個,那就是生産出有機優質小麥。”延津縣農林局局長李佔先説,延津完全具備這樣的條件:合適的氣候、獨特的黃河沖積平原土壤等自然條件,加上優良的小麥品質及有機生産和規模化管理。

  據了解,從2009年開始,延津縣著力創建45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小麥)標準化生産基地,2010年,這一計劃獲農業部門正式批准。正是有了這一契機,延津小麥受到了青睞。

  據農業局介紹説,2009年至今,貴州茅臺集團多次派人到延津考察,隨後該集團總經理袁仁國在會見延津縣考察團時表示:“國酒用國麥,國麥釀國酒!”他當場拍板,與延津共同建立有機小麥生産基地,為貴州茅臺提供釀酒原料。延津成貴州茅臺除貴州本地外,在全國範圍內建立的唯一的有機小麥生産基地。

  2010年,貴州茅臺再次派來高層到延津考察。隨隊來的技術人員對延津小麥隨機抽取、化驗,小麥品質均合格。隨後,經過多次實地考察了解,該企業最終決定與延津有機小麥生産基地合作。

  李佔先介紹,延津小麥此次與白酒企業的合作,看似簡單,但從某種角度而言,絕非一日之功,可以説是提前做了工夫:十幾年來,延津小麥一直在走市場化、規模化之路。因為有了這個方向,延津小麥才得以做成品牌走出去。

  “與貴州茅臺合作,僅僅是一個新開端。”延津縣縣長李維山説,“做大做強延津有機小麥,向世界打出‘延津小麥’的品牌,叫響‘中國第一麥’,這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湘泉“流入”延津田園,酒鬼立足中原挺進華北商業戰略大市場

  在延津,走進酒鬼酒北方物流基地,讓人頓感眼前一亮:高大的廠房,綠樹成蔭的果園,整齊的儲酒罐群,寬闊筆直的道路,撲面而來的酒香……好一幅現代化大型企業的美麗“畫卷”!

  “去年10月份開始正式灌裝、銷售,到12月底,3個月共完成繳稅超過1400萬元!”據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北方物流基地法人代表範震介紹,他們用兩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酒鬼湘泉酒在豫北市場的佈局,取得了開門紅,目前銷售形勢十分喜人。

  河南名酒雲集,“六朵金花”各放異彩,就連延津本地也有大小酒企10余家,“強敵”環伺,酒鬼酒河南公司怎樣融入其間,獲得一席之地?從湘西到豫北,湘泉酒是否依然甘醇醉人?外來“和尚”念的“經文”到底有何不同?

  作為全國知名白酒企業,酒鬼酒為何選擇在延津建立北方物流基地?

  “一是因為延津有這個食品白酒産業園,周邊生態環境良好,也形成了集聚效應,便於開展經營。”范震説,“其次是因為延津的區位和交通優勢,四條高速公路和七條省級公路均在此交會,從延津往鄭州、武漢、北京、瀋陽、西安等大中城市發貨,都可以當天送達,還能節約不菲的物流成本。”

  但在享受延津便利的同時,范震對湘酒來到河南的“水土不服”也有了體會。他説,酒鬼酒公司地處湘西,湘西多洞,酒鬼酒按照一定的工藝對白酒進行洞藏,使得白酒在一種恒溫、恒濕、無光照的環境中自然“老熟”,更有利於白酒品質的昇華,使酒的雜質釋放的更加完全,口味更加醇厚。“洞藏”,已成為酒鬼系列酒一張閃亮的“名片”。

  可在河南,白酒變成了無“洞”可藏,“洞藏”的優勢消失殆盡。雖然酒鬼酒北方物流基地所用的白酒全部是從酒鬼酒廠拉來的原酒,在此只需灌裝、儲存即可,但中原地區冬冷夏熱,即使挖地窖也很難創造恒溫恒濕的環境,給白酒的儲存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儲存環境能影響酒的‘性格’,直接給飲酒人不同的口感,對白酒企業的生産非常重要。”

  酒鬼酒河南公司把土層的細沙、中沙、大沙及黏土進行各種方式的配比試驗,把白酒放到不同深度的沙窖予以儲藏,經過兩年多的試驗,因地制宜成功發明瞭“圍沙儲酒”的方法。

  “我們已經挖好了500米長、面積超過7000平方米的沙窖,準備選擇合適的氣候和時機,進行大規模的圍沙儲酒。”范震説,沙儲酒的口感獨特,較之洞藏酒別有一番風味,將給延津的白酒工藝帶來巨大變化,讓延津的白酒産業發展駛上“快車道”。

  沒了“洞裏醇”卻收穫了“沙裏香”,酒鬼湘泉酒在延津成功克服了“水土不服”,也增強企業對項目的信心,進一步加快了項目的建設步伐,該項目二期謀劃採用延津的花生、胡蘿蔔等原料,生産酒鬼下酒小菜,還將建設倉儲物流基地,推動延津白酒産業快速健康發展。

  據了解,“目前,酒鬼酒河南公司在延津,是豫北地區最大的白酒企業,儲存能力有8000噸。”范震説,“河南的白酒市場潛力巨大,河南人每年喝酒要消費400億元,酒鬼酒河南公司將立足中原,把銷售重點定位於長江以北,主打東北、西北、華北市場,今年的初步銷售目標是超過1億元。”

  從酒到食品全産業鏈條,涵蓋從田間到餐桌的終端消費品

  以小麥為源,依靠優質小麥的獨特優勢,延津縣經過多年的培育,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白酒産業,白酒及相關企業“遍地開花”,大豐酒業、毛府酒業等10多家酒企一個個迅速成長。

  表面繁榮的背後是掩不住的隱憂:小而散,管理水準低下,産品同質化情況堪憂,年産值大多在1000萬元以下,不管是單個還是整體都競爭力不足,無法進入中高端市場……

  怎麼辦?延津縣以打造白酒産業集群發展為目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酒鬼酒等一批知名酒企相繼落地,給“麥鄉”的白酒産業注入了生機勃勃的壯大細胞。

  這樣的招數能否奏效?這些酒企的到來,會給延津的白酒産業帶來什麼影響和變化?

  酒鬼酒河南公司的成功,讓延津本地的白酒企業看到了差距,也讓他們看到了發展的希望和方向。

  新鄉市新平川釀酒廠負責人于國奇感慨地説:“上市公司管理特別正規、規範,大小事情,都必須按照程式辦理,制度大於總經理,讓人領會到了大企業的風範,也學到了很多企業管理知識,我有信心把企業管理好,為延津的經濟發展做貢獻!”

  “知名企業的引進,給延津的白酒産業帶來了四大‘效應’。”延津縣委書記祁文華説,“龍頭效應”,有實力的大企業將帶領整個産業健康快速發展;“鯰魚效應”,符合市場規律的競爭會改變企業不思進取的現狀,讓整池水“活”起來;“聚光燈效應”,會增強延津白酒産業的整體實力,提高産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廣告效應”,知名企業來到延津,就是我們的一個個“活廣告”,將讓延津更有吸引力。

  據祁文華介紹,延津擬依託縣産業集聚區南區,規劃總佔地3000畝,力爭在3到5年內,打造成年産值100億元的白酒特色産業集群,讓延津這個“麥鄉”同時成為“酒鄉”。

  對原有的白酒企業,鼓勵園區內河南大豐酒業有限公司、新鄉鴻福酒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積極尋求戰略合作夥伴,提升品牌,提高品質,擴大規模;推行“退二進三”政策,引導縣域內的新鄉市帝星酒業有限公司、延津縣毛府酒業有限公司、延津縣嘉泰酒業有限公司、延津縣二茅酒業有限公司等白酒企業逐步向産業集聚區南區轉移。

  將白酒産業發展作為招商引資一項重點內容,加大與國內知名酒業公司的溝通聯繫和洽談。目前,已與五糧液、瀘州老窖、沱牌、酒祖杜康等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下步均有望落戶産業集聚區南區。延津引“強”扶“弱”,在“麥鄉”變“酒鄉”中壯大自己的白酒産業。

  目前,延津已形成以小麥為頭雁,以麵粉——麵條——面點——速凍食品——白酒糧食加工食品 “全鏈條、全迴圈”産業鏈條。從酒到食品全産業鏈條,涵蓋了從田間到餐桌的終端消費品。

  産業集聚實現從“全面撒網”招商引資向“大塊頭”招商優選跨越

  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延津縣産業集聚區被確定為“河南省一星級産業集聚區”啦!。

  談起圍繞當地資源優勢産業,集聚大個頭産業項目取得的成效,祁文華感慨地説, 2012年以來,延津縣按照省、市加快産業集聚區發展的有關決策部署,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産業集聚區發展的主渠道,創新招商方式方法,摒棄玩數字燒虛火,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3個,實際利用外資4328.8萬美元,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380萬美元。

  延津依託産業集聚區食品加工、生態環保主導産業優勢,堅持延鏈招商、以企招商,充分利用縣內重點企業帶動作用,圍繞企業挖掘資訊、拓展渠道、延伸産業鏈條。通過在北京組織央企對接專題説明會,分別與中糧等集團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

  2012年3月份,中糖集團下屬的湖南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投資5.2億元在産業集聚區開工建設了北方物流基地。通過與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落戶客商合作,開展委託招商、以商招商,促使晉開集團、湖南克明面業、福建精益珍等17個投資3億元以上的行業龍頭企業落戶縣産業集聚區。

  通過組建專業團隊駐點招商,引進了投資5.5億元的北京遠東鼎立科技有限公司新型纖維項目、廣東雄塑等一批高科技、總部型項目。通過廣州延津縣情説明會,與24家企業簽訂了投資協議,簽約項目涵蓋綠色食品、高新技術、電子資訊、現代物流等十幾個領域,投資額達105億元。

  (文/許永法 李建彬圖/延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