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蓉歐車西去 沿海貨東來

  • 發佈時間:2015-07-14 06:19:2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7月4日12時42分,一聲長笛響過,載有41個集裝箱的蓉歐班列駛離亞洲最大的集裝箱中心站——成都青白江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一路向西疾馳而去。列車將經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11天后直達波蘭的羅茲市。班列滿載的家電産品、汽車配件、機械設備、服裝鞋帽等貨物將迅速在羅茲分送至歐洲各地。

  蓉歐班列有限公司總裁陳傑告訴《經濟日報》記者,蓉歐班列自2013年4月開通,截至2015年7月4日,已開行98班,發送貨量25000多噸,總貨值6.65億美元。

  成功開行蓉歐班列之後,去年7月,成都又開通了通往中亞五國的中亞班列。兩趟班列的開通和順利運作,對於成都發展外向型經濟有重要意義。成都市物流辦主任陳仲維向記者分析説,“成都是一個內陸城市,不沿江,不靠海,此前貨物出口只能‘一江春水向東流’,通過海運到歐洲,時間特別長。如果能把向西的通道打通,成都就可以把‘內陸城市’這個帽子摘掉,變成‘口岸城市’,進而推動招商引資和産業結構調整。”

  “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為成都實現目標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成都市科學制定規劃,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平臺、物流園區平臺、口岸開放平臺、多式聯運平臺、國際貿易平臺建設,著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複合型的互聯互通網路,加快建設國際物流樞紐,增強區域發展競爭力。

  成都雖不臨大江大河,但跳出成都放眼望,又會有新的發現。今年年初,成都與武漢、瀘州市政府聯合簽署《港口物流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明確三市將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機遇,共建“絲綢之路”和“長江黃金水道”物流大通道。成瀘鐵水聯運,實現了瀘州港與成都青白江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無縫對接,形成了四川省第一條鐵水聯運通道。這樣,成都一方面經蓉歐班列連接歐洲,另一方面經瀘州、武漢連通長江黃金水道,進而連接上海等東部出海港,初步形成了“歐洲—成都—武漢—上海”的物流通道,這條大通道貫通東中西部,輻射全國一半以上的省份。

  隨著一條條物流大通道的打通,令人欣喜的變化正悄然發生。在蓉歐班列和中亞班列的集裝箱裏,佔相當大比例的貨物來自於東部沿海地區,其中,一家電子産品企業每週都要通過蓉歐班列運輸四五個集裝箱的産品到歐洲。這些産品何以由“向東流”轉而“向西流”?相關人士分析説,與傳統的海運比,經成都到歐洲只要10多天,時間大大縮短,與空運比,費用又大大降低。

  沿海地區“向西流”的勢頭正在加強。陳仲維介紹説,成都已與廈門海滄區組建了廈蓉歐公司,廈門—成都—歐洲的班列將於7月正式開行。“這不是一條簡單的物流通道,而是一條讓東南沿海與中西部地區、中亞及歐洲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經濟走廊。”陳仲維説,成都與寧波、昆明等地的協商也在進行之中。

  對於成都來説,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打通物流大通道更大的紅利來自於産業結構正在發生的變化——從沿海向西流入成都的不只是貨物,也包括項目和資金。

  一些需要大運量、遠距離運輸的企業對在成都投資設廠更有信心。在目前運往歐洲的貨物中,10%以上是汽車配件。通過近幾年的發展,汽車産業正成長為成都的支柱産業,沃爾沃、豐田、大眾、吉利、東風等多個品牌在成都投資設廠。成都生産的汽車有的通過鐵水聯運出口到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而有的則通過中亞班列等通道,銷往中東、中亞等地區。2015年,成都整車産量將破百萬輛大關。據成都6月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在蓉世界500強企業已增至265家,其中境外企業196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