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耕地保護亟需多方發力

  • 發佈時間:2015-07-14 02:32:4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張震

  隨著城鎮化、工業化和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耕地負載逐年加大,既有數量問題,同時還有普遍被忽視的品質問題。從數量上看,耕地面積18.26億畝,每人平均不足1.4畝,僅為世界平均水準40%。從品質上看,中低産田佔70%,其中,低産田佔32%,中産田佔38%,高産田僅佔30%。耕地負載逐年加大,耕地退化日益嚴重,化肥長期不合理施用,導致土壤養分失衡、土壤肥力和有機質下降,磷素富集嚴重,鉀素缺乏,微量元素有效性降低,耕地污染問題日益凸顯。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耕地保護,近年來,通過出臺支援政策,加大資金投入,不斷改善我國耕地基礎設施條件,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明顯提高,糧食産量實現了“十一連增”。新常態下實現“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産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糧食安全戰略的根本保障是保證耕地數量不減少的同時提升耕地品質。成都市在化解耕地保護與城市建設用地需求之間的矛盾過程中,趟出了耕地保護補償機制這條路子。通過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精細化管理,建立了“契約式”耕地保護機制,由區(市)縣人民政府通過與耕地保護責任人簽訂《耕地保護合同》的形式,對耕地保護地塊、面積、級別、期限、補貼資金和違約責任等內容進行明確約定,區(市)縣人民政府在每年年終對耕地品質和綜合生産能力進行檢查,根據檢查完成情況,確定下一年的耕保金髮放方案,這套機制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值得推廣。但該政策在運作過程中也碰到了人地矛盾等歷史問題、群眾對一般耕地和基本農田認識不清、容易發展成收入性補貼以及耕地保證金資金來源缺乏法律依據等問題的制約。這需要政府儘快將《耕地品質管理條例》列入立法計劃。按照“取之於土,用之於土”的原則,研究制定耕地品質建設的投入政策,拓展投資渠道,建立長效機制。協同各方力量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耕地品質普查工作,組織專家研究制定並設立耕地品質“紅線”,明確具體指標,並對社會發佈,提高政府和公眾的耕地品質保護意識。

  作者單位:農業部農業發展研究中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