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淘”出來的農村消費大市場

  • 發佈時間:2015-07-14 02:32:2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記者王宇于佳欣王優玲

  沒有你買不到,只有你想不到。從牙膏牙刷、鞋帽衣襪等日用百貨,到滑梯、涼亭、冰激淩機等城裏人想像不到的一些奇葩物件兒,都成為村民網購的對象。農村網購,讓沉寂許久的農村消費大市場快速崛起——這是記者日前在浙江農村採訪時了解到的。

  距離杭州市區170多公里的建德市新葉村,大山環繞,景色宜人。長期以來,這裡的村民經常需要花上一兩個小時才能進到城裏購物,但如今,他們通過阿裏的農村淘寶服務站,足不出戶即可坐享消費便利。

  在新葉村淘寶服務站門口忙得不亦樂乎的葉昭東,是村裏“農家樂”的小老闆。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組裝一隻剛剛網購來的花架。“網上的東西一是便宜,二是能送貨到府,最主要的是品種齊全。就拿這個花架來説,讓我進城去買,也許在杭州城轉悠三天未必都能買得到。”葉昭東告訴記者,他已經在服務站網購了四五萬元的商品,這其中就包括爆米花機、冰櫃等大物件兒。

  幫助葉昭東完成“淘寶”的,是新葉村村民葉磊。葉磊的另一個身份是阿里巴巴農村淘寶新葉村服務站的合夥人。葉磊每天的主要工作説來簡單,就是幫助村民從網上購買所需商品,同時負責貨物的送達和提取。很多時候葉磊都被村民圍攏著在網上掃貨。

  “村淘”並不只發生在一處。在距離興葉村40公里外的諸家村淘寶服務站,村淘合夥人夏琪同樣被村民圍攏著下單網購。由於村裏常住人口比較多,加之附近還有個水泥廠,因此找她代購的人絡繹不絕。

  “從來不在網上買東西的老爺爺、老奶奶現在也會找我幫他們代購。”夏琪告訴記者,村裏有個70多歲的老篾匠,看到別人在網上買到了品質又好價格又便宜的涼蓆,也跑來讓她幫忙“淘寶”。

  “他自己就是編涼蓆的,還跑到網上‘淘’涼蓆,老篾匠被村裏人笑話了好些天。不過老爺爺説網上只賣69塊錢,還能正反兩面用,值了。”夏琪説。

  從原來只局限在村口幾十平方米的小超市裏購物,到現在通過網際網路實現全球掃貨,這樣的消費新現象,在中國江浙地區的農村,開始成為常態。

  “電商企業渠道下沉解決了長期以來農村物流‘到鎮不到村’的難題,電子商務正將農村消費激情釋放出來。”阿里巴巴農村淘寶事業部浙西大區負責人徐爭説。

  村民熱衷村淘現象的背後,暗藏著一個迅速崛起的農村消費大市場。商務部的一份調研報告指出,目前我國農村每百戶擁有空調數為25台,是城鎮的1/5,如果讓農村在家電消費上達到城鎮水準,需要增加2億多臺空調、6000萬台冰箱和洗衣機。《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14)》預測,2016年農村網購消費市場將由三年前的1800億元迅速擴大為4600億元。正是基於這一巨大潛力,阿裏、京東、蘇寧等國內電商巨頭開始加速向農村擴張。其中,阿裏于去年底推出“千縣萬村”計劃,計劃在3~5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深挖農村消費的藍海市場。

  “江浙地區農村收入的提高、返鄉創業人員的增多以及農村基礎設施的完善,進一步為江浙農村消費趨暖創造了條件。”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李國祥説。

  此外,記者在採訪中還發現,在江浙農村消費市場趨旺的同時,農村經濟生態也有望好轉。

  就在一個月前,葉磊在服務站門前貼出了一則招聘啟事:“現招收淘寶圖片處理設計師一名、客服專員兩名,在家門口找到好工作不是夢想。”

  “我們村裏的蓮子酒比較有名,網上也有很多人感興趣,下一步我打算幫村裏人在網上銷售土貨,把村裏的土特産生意做起來。”葉磊信心滿滿地説。

  “我們這裡農産品資源豐富,一些特色農業産業有良好的口碑,但一直苦於找不到市場。不過,目前農村電商正在幫當地農産品打開銷路,外出打工回鄉創業的也越來越多。”建德市市長童定幹認為,農村電子商務正在加速農村消費都市化、産業線上化和就業本地化,對農村創業和就業形成強大的拉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