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演習無限接近實戰

  • 發佈時間:2015-07-14 01:31:2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期特別關注

  □ 高 瑋 鐘 聲

  近日,俄軍下令對部署在亞美尼亞的駐軍進行突擊戰備檢查。亞美尼亞這個高加索國家正陷入到類似烏克蘭廣場運動一樣的反政府示威中。在這些令俄羅斯“難堪”的時刻,俄曾經多次組織突擊戰備檢查,回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那麼,俄羅斯軍隊突擊戰備檢查一般具有什麼意圖?是如何組織實施的?請看科技日報特約專稿——

  近年來,俄軍加強了其戰備突擊檢查的頻率,來檢測從極地到遠東部隊的備戰程度,其主要原因是烏克蘭危機之後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惡化。

  就在此前,為應對北約舉行的“北極挑戰”演習,俄羅斯剛剛舉行了大規模軍演,突擊檢查空軍和防空軍的戰備狀態,演習規模幾乎是北約軍演的3倍,共計1.2萬人,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

  恢復突檢意義深遠

  突擊戰備檢查是原蘇軍時期考核檢驗部隊戰備水準的慣用做法。但後來由於檢查時間和方案經常被提前洩露,加之受蘇聯解體後俄軍費緊張和車臣戰爭等因素影響,俄獨立建軍後未能繼續堅持這一制度,突擊戰備檢查逐漸被例行演習所代替。2013年,在總統普京的倡議和親自推動下,俄軍恢復了突擊戰備檢查,至今已組織了十余次,涉及俄全部四大戰略方向和除戰略核力量以外的所有軍區和軍兵種部隊。

  突擊戰備檢查作為最貼近實戰的一種考核手段,以“不打招呼”“突然襲擊”的方式使受檢部隊在“沒有任何徵兆,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接受實戰化考核。檢查包括書面檢查和實兵演練,分別對作戰預案、物資儲備和部隊動態作戰能力進行檢查,力求客觀地反映緊急狀態下俄軍作戰指揮體制效率和部隊真實訓練水準,暴露俄軍在編制體制等方面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解決俄軍在建設“強大、靈活”的職業化軍隊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問題。正如俄國防部長紹伊古所指出的,“我們所做的這些不是為了轟動的新聞效應,也不是為作表面文章,而是為了看清自己,檢查自己。”

  同時,恢復突擊戰備檢查,標誌著俄羅斯經濟已經復蘇到了一定的程度,有足夠的資金為武裝力量建設提供保障。因此,無論是從經濟發展、武裝力量建設,還是應對挑戰、維護國家安全的角度看,俄羅斯恢復突擊戰備檢查都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對俄軍乃至俄羅斯國家安全都將産生深遠的意義。

  高層推動規模空前

  為了擴大受檢範圍,俄軍將負責戰略方向指揮的軍區機關作為突擊戰備檢查的重點對象,總統或國防部長以書面或口頭的方式直接下達命令,而且經常深入一線現場觀摩指導演練情況。俄國防部和總參謀部還派出由高級軍官組成的檢查組全程跟蹤督導,其中總參謀部高級軍官作戰檢查組是每次檢查都必須派出的。除檢查督導外,檢查組所擔負的更重要職責是根據部隊演練情況修正作戰條令,完善作戰預案。演練結束後,由總參謀長進行全面講評,充分彰顯了俄軍新領導層以切實提升戰鬥力為第一要務的建國治軍理念。

  在高層的直接參與和強力推動下,俄軍突擊戰備檢查實現了從戰略戰役指揮機關到普通一兵的全要素戰略方向整體拉動,規模遠遠超過了一般的例行性演習甚至是戰略演習。從兵力數量看,歷次突擊戰備檢查參加兵力均在7000人以上,2013年7月的東部軍區演練和2014年的西部、中部軍區演練更是分別動員了16萬和15萬官兵,上千台各類裝備。從參演兵種看,俄軍突擊戰備檢查動員了除戰略核力量以外的所有軍兵種,以陸、海、空三軍為主體,空降兵、空天防禦兵、軍事運輸航空兵和遠端航空兵積極協助參與,具有較強的跨軍種聯合性質。

  以多種方式實施遠端機動到達指定作戰地域的能力是俄軍突擊戰備檢查強調考查的內容之一,即通過空中、鐵路、公路、海上等多種方式投送部隊的能力。以2013年對東部軍區的大規模戰備突檢為例,演練中俄軍通過空中、鐵路和公路方式投送兵力的最大距離分別達到7000千米、4000千米和1100千米。為完成向演習地域快速運送部隊的任務,俄先後動用了超過1000節車廂,組成了約20列專列,軍事運輸航空兵完成了200多架次飛行,運送了10000多名軍人、482件武器裝備、930多噸物資器材。可以説,俄軍大規模突擊戰備檢查的規模是相當大的。

  突檢設計貼近實戰

  俄軍系列突擊戰備檢查的最大亮點在於演練設計符合實戰。從已進行的十余次突擊戰備檢查情況看,戰備突檢命令直接由總統或國防部長下達,不僅發起時機沒有任何規律,而且多為部隊易麻痹和鬆懈的時段,檢查的內容和方式也具有不確定性。

  2013年3月,總統普京在參加完南非金磚峰會返回前往索契的飛行途中,于莫斯科時間淩晨4時突然下達了對南部軍區進行戰備檢查的命令,要求立即在黑海地區啟動大規模演練。此外,為了保證效果,俄突擊戰備檢查嚴格控制知情範圍,事先也不通知部隊的高層軍官。俄空降兵司令沙馬諾夫上將曾在2013年第一次戰備突檢結束後表示,檢查不僅對普通士兵是突然的,就連對他這位空降兵司令也是突然的。

  此外,俄戰備突檢不只局限于從常駐地拉動部隊,而是以靈活多變的方式檢驗部隊的實際戰鬥力。2013年7月,在東部軍區大規模突擊戰備檢查過程中,剛剛參加完中俄聯合軍演、還沒來得及返回駐地休整的太平洋艦隊就接到了接受突檢的命令,於是又在途中立即轉入新的地域參加演練,極大地檢驗了部隊的連續作戰能力。

  為增強戰備檢查演練的對抗性,俄軍改變以往提前指定假想敵的做法,臨時跨軍區調動部隊充當“假想對手”,並在演練中隨機設置突發情況,充分檢驗、鍛鍊指揮員和部隊的戰場應變能力。如在對東部軍區進行的突檢中,俄要求東部和中部軍區同時轉入完全戰備狀態,並由隸屬於中部軍區的集團軍充當東部軍區的“假想敵”,東部軍區相關作戰力量則根據作戰預案迅速展開部署,做好“接敵”準備。俄軍戰備突檢還有針對性地設置了戰備等級轉換、兵力投送、海上防護、核化生防護、海上救援、戰役戰術導彈突襲、防空反潛作戰、戰略轟炸機巡航、聯合奪島行動、彈道導彈發射等高難度、高風險的實戰演練課目,實現了在陸、海、空、天、電多維空間全過程、全要素磨練摔打部隊的預期目的。

  總結整改建戰並重

  俄軍十分強調通過突擊戰備檢查的“完全突然性”暴露軍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評估俄“新面貌”軍事改革成果和不足,並及時整改提高。

  俄軍以發現問題作為戰備檢查的基本指導,並逐步形成了“全程評估—全面講評—分析原因—尋找對策—整改落實”的戰備檢查評估總結流程。為確保戰備突檢活動不打折扣,不弄虛作假,由高級軍官組成的檢查組深入演練一線,全程督導評估受檢部隊行動。此外,俄軍還借助電視會議保障系統、無人機等多種戰場通信手段,實時監控戰場態勢,演練期間每天召開電視電話會議總結當天情況,及時反饋評估演練進展。每次檢查結束後,俄軍都會在全軍範圍內召開電視電話會議,由總參謀長代表國防部長全面總結演練情況,重點講評問題。為落實整改問題,俄軍建立了一套責權明晰的“問題解決”制度。全局問題,由總參謀部或國防部牽頭組織研究,提出全軍性的整改方案;局部問題,則責成各級軍事首長認真總結分析,確保問題整改的強有力落實。總結整改有效解決了俄軍建設和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從表面上看,俄軍突擊戰備檢查是“突擊性”的,其實早在2013年,俄軍高層就發出過“突擊戰備檢查將作為一項長效機制堅持下去”的聲明。今年3月份,在完成年度第一次突擊戰備檢查後,普京重申,俄軍的突擊戰備檢查將會長期進行下去。由此看來,常態化將是俄軍突擊戰備檢查的基本趨勢。

  (作者單位: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