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開放中國債券市場一舉三得

  • 發佈時間:2015-07-11 15:31:04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首席記者 連建明

  上周,高盛集團投資管理中國副主席兼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來到上海,接連參加了陸家嘴論壇等幾個活動,在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卓越發展研究院、中國金融資訊中心共同舉辦的“2015世界和中國經濟論壇”上,哈繼銘作了“全球經濟展望”演講。哈繼銘認為中國經濟增速下滑是結構性的問題,存在産能過剩、債務過高等問題,要使經濟穩定增長,哈繼銘提出一個開放中國債券市場的建議,他認為開放債券市場,對降低中國貨幣利率、保持人民幣穩定,以及外國投資者都非常有利,是個一舉三得的事情。

  人物簡介

  哈繼銘 1987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管理系,獲復旦大學世界經濟係經濟學博士。1993年開始歷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印度尼西亞代表、香港金融管理局經濟研究部高級經理。2004年4月至2010年,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投資管理部中國副主席兼首席投資策略師。目前任高盛集團投資管理部中國副主席兼首席投資策略師。

  希臘債務違約影響短期內基本可控

  近期正好發生希臘債務違約等問題,國際經濟較為動蕩。哈繼銘表示,今年全球經濟增速不均衡,發達國家和一些大宗商品進口國增長態勢還是不錯的,但大宗商品的出口國,由於現在原材料價格大幅下跌,受到的影響比較大。當然也受到中國經濟放緩的影響,外部環境的變化會影響中國,中國經濟的變化也會影響全球,這是越來越明顯的,許多大宗商品在中國消費,中國是大宗商品最主要的消費國和進口國。

  哈繼銘預測發達經濟體今年增長速度在1.6%到2.6%這樣一個區間,去年是增長1.7%,預測今年增長的下限與去年差不多,預測發展中國家今年的上限和去年實際情況差不多。總體來説,新興市場的經濟有可能會走弱,發達經濟會保持強勁的速度甚至加速,尤其是美國、日本還有歐洲。美國接下來很有可能提高利率,有可能今年年末,有可能到明年,概率越來越大。但歐洲和日本央行還在進一步量化寬鬆,可以看到歐洲和日本央行的資産負債表還會進一步的增大,尤其是日本增大的速度非常驚人。

  目前全球的利率水準還是比較低的,即便美國加息,速度也是比較緩慢的,全球的利率水準在低位。這意味著什麼?未來全球資産價格的上漲幅度很難高於過去。因為很多國家都是債臺高築,各國的貨幣政策、包括財政政策基本上到了極限,利率水準基本上接近於零。各國的債務負擔比較重,很難通過財政政策來推動經濟。而各國的資産價格是比較高的,一旦資産價格下跌,防止經濟下滑、防止資産價格下滑的能力跟過去相比要小很多,如果經濟下滑,穩定經濟增長的空間和過去相比也小很多。所以,哈繼銘認為現在經濟的脆弱性要比過去大,資産的回報率要比過去低。

  現在談全球經濟,希臘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希臘已經實行資本管制,銀行已經要關閉1個月。主要的原因就是債務問題以及解決方案,與債主尤其是歐盟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達成協定。這種情況,對於歐洲乃至對於全世界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哈繼銘覺得短期內影響基本還是可控的,不能説一點影響沒有,但還是可控的。

  首先南歐的國家,像愛爾蘭、西班牙、義大利最近一段時期實行了改革,經濟表現不錯。如果説2011年、2012年的時候,這歐洲四個國家屬於同類的話,那麼現在西班牙、義大利、愛爾蘭似乎沒有跟希臘同類。但是一定程度的波及肯定是難以避免的,最近南歐的其他幾個國家,尤其是西班牙和義大利債權利率也開始上漲,勢必要增加政府還債的負擔,支援實體經濟就會影響,經濟就會受到希臘的影響。對於中國來説,歐洲是中國的最大出口國,因此中國的出口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但哈繼銘認為影響還是比較可控的。

  中國債券市場是很有吸引力的

  對於中國經濟,中國一季度實際GDP的增速為7%。但一些微觀層面的數據顯示下降的壓力很大,甚至於比一季度的下降速度來得快一點。比如説發電量一季度是負增長,過去20年發電量增長和GDP的增長都超過9%,現在一季度發電量降低0.1%。這次一季度財政收入漲3.7%,GDP依然是7%。另外貨物運輸,過去增速差不多是GDP的一半,GDP增長超過9%,貨物運輸4.7%,這次貨運運輸下降9%,GDP還是7%。微觀層面的數據顯示,下降的壓力依然是比較大的。

  從單月的情況來看,5月份和4月份相比,數據冷熱參半。比如説工業增加值是有所增加的,還有社會零售增長幅度也有所加快。從發電量的情況來看,5月份又比4月份差,固定資産投資也比4月份差。總體來看,固定資産投資比重在下降,因為地方財政稅收不足,地産疲軟。好在5月份有一個現象,就是部分大城市房地産回暖,尤其是一線城市房地産反彈,無論是交易量還是價格反彈的情況非常明顯,這個可能會帶來一定的短期內的對投資的拉動。但是房地産的回暖,到底是趨勢性的上升還是説有人在股市上賺了錢,覺得心裏踏實一點,把它換成房子,哈繼銘認為後一種因素比較大。

  對於中國經濟增速下降是週期性還是結構性問題,哈繼銘認為是結構性的,中國經濟存在“産能過剩、債務過高、房地産波動過大”這“三過”問題。老齡化時代已經到來,買房子的少了,老齡化再走一段時間的話,賣房的就多了。房地産結構性的問題,是全國範圍的問題,儘管某些城市城鎮化的情況會好一點。

  另外債務的問題,現在我們債務率已經很高了,哈繼銘測算,如果GDP依然保持7%的增長,而資本邊際回報率還是這個水準的話,要不了幾年中國的債務率會上升到300%多。另外,很多地方在大興基礎設施投資,項目一批又一批,現在投的這些項目都是在一些經濟不是很發達的地區,未必能夠得到資金上及時的回籠。所以經濟增速下降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即使週邊經濟轉好,哈繼銘認為對中國經濟拉動很有限。過去全球經濟的增長,對於中國出口拉動很大,彈性系數很高。因為過去中國經濟體相對比較小,美國、歐洲、日本需求上來以後,對於中國出口影響很大。現在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國,出口第一大國,這樣的話,即使全球經濟將來復蘇的話,對於中國出口增長速度的拉動不可能像過去那麼大,除非月球上有人買我們的東西。

  接下來為了穩定經濟增長,哈繼銘認為中國有一項政策應該推動,就是大力開放債券市場。中國這幾年來大力開放了股票市場,原來市盈率只有十幾倍,比海外要低,我們後來在股票市場開放了,推出滬港通,有大量資金流入,老百姓、機構也跟著買,在大跌以前A股市盈率超過40倍,創業板則是三位數的市盈率。但國外還是十幾倍的市盈率,現在中國股市不是很具有吸引力,和一年前不一樣了,但中國的債券市場是很有吸引力的。

  中國股票比外面的貴,但債券比外面便宜。如果放開讓外資進來買債券,債券價格上去,利率就下來了,達到降低利率的目的。同時,外資進來人民幣就不會貶值。另外,開放債券市場對歐洲人來説也非常有利,如果開放,外資很熱衷,因為歐洲國債利率幾乎是零,有的還是負的,就是借錢給人家還要付人家利息,中國國債利率是3%以上,人民幣又比歐元強,因此,買中國債券對歐洲人來説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股市和房地産不是蹺蹺板的關係

  對於房地産市場,哈繼銘認為,房地産最終還是需求決定的。中國房地産無非就是兩大因素推動,一個是人口紅利,第二個是城鎮化。現在人口紅利基本上消失了,而且人口紅利率先在大城市消失,為什麼大城市的房價反而比較堅挺呢?就是第二個因素——城鎮化,無論是農村的人,還是三四線城市的人都願意到大城市去。

  向前看,城鎮化因素還會長期存在,三中全會提出要改革戶籍制度,所以大家信心滿懷,但去年6月戶籍制度改革方案顯示,人口在500萬以上的城市還是要嚴格控制人口。中國很多城市都是500萬人口以上,所以人們對於城鎮化的預期和現實相比,速度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但不管怎麼説,無論政府怎麼控制人口,人口向大城市涌入的趨勢是不會改變的。所以哈繼銘認為房地産如果沒有需求,光搞一些産權時間延長,即使弄成100年,也沒有用。很多國家都是永久産權,要跌的時候照樣跌,中國過去産權時間只有50年,要漲的時候還是漲,所以關鍵還是供求關係。

  至於房地産與股市的關係,哈繼銘認為,股市漲對房地産是有利的,但一旦股市下跌,對房地産的影響又是倒過來的。有人説這兩個是蹺蹺板,股市不好,房地産應該好,哈繼銘不這樣看。他説:“原來大家有錢要買房子的時候,發現股市漲了,不買房子了,去買股票了。但是,當股市跌的時候,他的錢是套住在股市裏面了,沒有辦法去買房子了。”

  近期股市波動很大,大家很關心股市,對此,哈繼銘説:“沒有只漲不跌的股市,也沒有只跌不漲的股市。”他認為中國股市一年來的上漲並不是由基本面支援的,市盈率過高,下調很正常。下調過多跟融資有關係,“漲得快跌得也快。”

  哈繼銘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潛力還是很看好,他認為中國百姓財富在資本市場的比例一定會提高,目前中國百姓財富三分之二在房地産和存款之中,美國只有36%在其中,大部分在資本市場,直接投資資本市場或者更多是間接投資,通過養老金投資。因此,中國老百姓財富結構上也有很大改變空間,更多資金將來會投入到資本市場中,一個是直接投資,更多的是間接投資,通過機構,未來中國百姓投資資本市場的比重會提高很多,現在在資本市場的比例只有4.4%,太低了,未來提高到20%、30%,都有可能。

  談到今後股市的走向,哈繼銘説,肯定有資金進來抄底,他看好大盤藍籌股,例如銀行、保險等等,哈繼銘表示投資者不必過於悲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