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迷人藏寨“分羹”旅遊經濟

  • 發佈時間:2015-07-10 02:32:0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張艷玲文/圖

  看藏寨、品藏餐、聽藏笛、唱藏歌、跳藏舞……近年來,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黑水縣色爾古藏寨憑其極具歷史感的藏寨風貌及濃郁獨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不少“驢友”慕名而來,成為阿壩旅遊沿途的重要景點,去年色爾古就接待遊客達12萬人次。

  然而,在這之前,人多地少資源匱乏的色爾古人迫於生計大多外出務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寨子,靠著耕種玉米、馬鈴薯等傳統作物為生。眼看著來阿壩州旅遊的人一天天多起來,如何才能從這紅火的旅遊經濟中分一杯羹呢?各地興起的古鎮熱給了色爾古人啟發。

  作攻略組團隊社交網路傳播開來

  色爾古寨歷史久遠、民族風貌凸出、地理位置優越,處於漢族、羌族、藏族交叉地帶,是離成都最近的保存完好的嘉絨藏寨,有“嘉絨藏族第一寨”的美譽。令人遺憾的是,它卻一直鮮為人知。如何才能讓遊客知道色爾古,願意走進色爾古呢?傳統傳播的鉅額廣告費顯然難以承受,低成本的網路社交傳播成為首選。

  色爾古鎮黨委書記許龍告訴記者,根據寨子所保留的歷史印記和承載的民俗文化,色爾古鎮聘請專業撰稿人,結合寨內老人口述,整理形成了一個藏寨旅遊攻略,內容涵蓋了藏寨簡介、旅遊線路、歷史文化等核心內容,通過社交網路很快在“驢友”圈傳開,一些“驢友”開始慕名而來。

  “一傳十、十傳百,好名聲總會出去的。”去年24歲的白瑪多傑回到寨子裏當起了導遊,他告訴記者,這些年到藏區旅遊的遊客越來越多,不少在外闖蕩的年輕人回到了寨子裏,當導遊、店員,開藏家樂等。

  為了讓遊客直接感受到寨子的民俗文化,色爾古還組建起了20人的鍋莊隊,從寨子裏發掘了口弦、藏笛等民間表演藝人。已經80歲高齡的阿日基是隊裏的“頭牌”,現在還取了恩登扎西的藝名,唱歌、樂器樣樣都拿手。他告訴記者,秋天是旅遊旺季,自己最多的一天為客人演奏了上百次,並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能傳承技藝把擔子接過去。漂亮的西滿是鍋莊隊的一員,原本跟著做廚師的丈夫在黑水縣城務工,現在只要寨子裏有遊客,她總會回來跳鍋莊,與姐妹們、四方遊客圍著篝火唱歌跳舞是她最快樂的事。

  色爾古寨旅遊業的發展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全力支援。自2008年災後重建以來,當地政府總投入資金對寨子道路、環衛等基礎設施進行了提升;2010年底,又按照發展情況制定了新的發展規劃;2012年,在政府指導下,羅讓多吉等村民還發起成立了旅遊協會,以吸引更多村民參與管理、經營。

  遊客來了人氣旺了收入多了

  遊客來了,人氣旺了,一些精幹勤勞的色爾古人首先看到商機,開起了藏家樂。羅讓多吉便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從2004年開業時年入數千元,到現在他的藏家樂每年已經有了數萬元的收入。

  為了讓更多村民加入,當地政府隔三差五便組織村民進行廚師培訓、酒店管理培訓、參觀考察等活動,長了見識學到技術的村民心裏有了底,也就紛紛跟進。羅讓多吉告訴記者,現如今寨子裏已經有了14家藏家樂,還開發出了手抓羊肉、洋芋糍粑等特色菜品。

  但藏家樂市場畢竟有限,為了讓更多村民獲益,當地政府按“以旅帶農”思路,向村民免費提供樹苗,鼓勵村民種植菜椒、甜櫻桃等蔬果經濟作物,發展鳳尾雞等特色養殖業,打造“色爾古立體觀光農業示範基地”。

  阿日基老人3畝多的果園裏就種著蘋果、杏子、桃、甜櫻桃等各種水果。他説,去年他家的20多棵甜櫻桃就賣了7000多元,顧客基本都是來寨子裏的遊客。目前,色爾古菜椒種植面積達200畝,水果達300多畝,各種優質“土特産”都成了遊客旅途中的美味零嘴。

  寨子一天天熱鬧起來了,村民收入也大有提升,風氣也越來越好,人人一心想著勤勞致富。但許龍仍然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一是色爾古旅遊産品開發還很不夠,主要以初級農産品為主,沒有形成高附加值、形式多樣的旅遊産品;二是目前寨內口弦、藏笛等表演藝每人平均為60歲以上老人,急需培養年輕的傳承人。”

  針對這兩大問題,許龍告訴記者,色爾古鎮以新建的蓮花島新農村綜合體項目為核心,打造特色農業觀光道、特色農産品展銷中心等一系列旅遊要素,尋求各方資源對當地農産品進行品牌打造,將現代旅遊理念融入藏寨特色民俗旅遊中,全面提升藏寨旅遊綜合接待服務水準。此外,鎮裏還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培養一批職業民間藝術家,以解決民間藝術傳承難題,待藏寨旅遊收益形成規模後,便可由其自行支付報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