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醫大師張琪:用好“三伏貼”可冬病夏治

  • 發佈時間:2015-07-10 01:00:42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夏至過後,到中醫院進行穴位貼敷的人多了起來。國醫大師、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教授張琪認為,利用三伏天天氣熱、氣溫高、陽氣盛的特點,結合不同病情,將“三伏貼”貼在人體的不同穴位,通過經絡傳導,溫補陽氣、驅寒祛邪,可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張琪介紹,人體陰陽氣血依季節而變。在“三伏天”這一時期,人體腠理疏鬆,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與吸收。中醫講求“冬病夏治”,即對易在冬季發作、加重的疾病,利用夏天這一緩解期進行調理,溫煦肺、經陽氣,依病施方,預防慢性疾病、減輕病狀。

  張琪説,“冬病夏治”可採取中藥內服、針灸、推拿等方法,但最典型、常用的是穴位貼敷,簡稱“三伏貼”,它是根據不同病症,辨證選取辛溫祛寒、理氣活血的中藥而製成的,操作簡便,療效確切,價格低廉,對治療呼吸系統、風濕、兒科、脾胃疾病、泌尿系統及過敏性鼻炎有很好的效果。

  如針對過敏性鼻炎,利用三伏天,在人體脊柱上統轄全身陽脈的“督脈”運作之處進行穴位貼敷,可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鼻炎症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兒童體稟少陽,夏天陽氣最旺,使用“三伏貼”治療兒童腎病綜合徵,小兒遺尿、肺炎、厭食、腹瀉等症,療效顯著。連續貼敷三年以上,病情將得以控制或減輕,還可降低冬季患感冒頻率。

  據了解,使用“三伏貼”對於預防中風、失眠、焦慮、高血壓、動脈硬化、腦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也有扶陽祛寒、扶助正氣、祛除病因的療效,體現中醫傳統的“治未病”思想。

  醫生特別提醒,敷用“三伏貼”前應做好身體清洗,衣著清涼,避免過多出汗。如感到局部灼熱痛癢,可隨時揭去藥膏。貼敷期間飲食要清淡,少食生冷、油膩、辛辣食物。患肺炎、接觸性皮炎、感染性疾病者不宜使用。孕婦、心肺功能不全、活動性肺結核者則要禁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