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用鐵的紀律擦亮高校錄取公平形象

  • 發佈時間:2015-07-09 02:31:4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教育時評

  文·鹿永建 蕭海川

  2015年的高考工作後,種種跡象表明,今年或是近年招生錄取紀律最嚴格的一年。這既有利於實現教育公平,也能提升教育部門的公信力,為下一步的教育改革提供更大的行動空間。當然,從可能變成現實,要看錄取工作的實際表現。

  從教育系統內部來説,今年多項前所未有的措施與提法向錄取環節匯聚。比如“26個不得”的招生紀律在今年2月面世,即將付諸實施。比如高考加分資格造假的考生,不僅要被取消錄取資格,還面臨停考1年至3年的處罰。再比如錄取“零點招”、計劃“零突破”、違規“零容忍”的提法,顯示出有關部門的堅強決心。這些接踵而來的措施,的確讓人感覺招生工作的紀律正在挺起來、立起來、嚴起來。從社會大環境來説,反腐倡廉自中共十八大以來始終保持強勁力度。這使人們更加期待今年的高考招生工作與反腐的大氣候相一致,比以往更嚴肅、更合規、更公平。

  過去在高考招生中暴露出的問題,已極大損害了教育公平。不管是2009年重慶多名考生冒用少數民族身份,還是去年河南漯河高中學生違規獲得體育加分,高考舞弊景象都觸目驚心。總結以往慘痛教訓,今年多項措施帶有很強針對性,威懾力大大加強。但有些措施要落到實處還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比如完善和規範自主招生,就得在加大高校自主權與杜絕以權謀私上均衡著力、齊頭並進。今年面對高分考生,一些高校近乎撕破臉面地爭搶高考狀元,“嚴禁以不正當方式爭搶生源”如何落實,社會各界也在拭目以待。

  保障用鐵的紀律擦亮高校招生錄取的公平形象,實行責任追溯倒查機制和資訊公開,必不可少。要做到這一點,應當對個案及時予以公開,隨時向社會通報違規事件處理進程,以擠壓運作空間,避免大事化小,不了了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