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高考紀律長出“牙齒”

  • 發佈時間:2015-06-08 08:29:31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報道,為了打擊高考作弊現象,近日,教育部等部門採取四項措施,整肅考風考紀,其中包括集中開展“打擊銷售作弊器材”、“凈化涉考網路環境”、“凈化考點周邊環境”、“打擊替考作弊”等四大綜合治理專項行動。

  對莘莘學子而言,高考既是對多年寒窗苦讀的成果檢驗,更是一場關乎個人前途、決定未來命運的重要考試。作為測評學績、選拔人才的教育制度和競爭平臺,如何確保高考擁有公平公正的考試環境和考場秩序,事關維護高考制度的公信與權威,保障涉考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與訴求,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自當責無旁貸。

  近年來高考作弊花樣不斷翻新,方式更為隱秘。比如利用手機、網路等現代資訊傳播渠道非法招募替考“槍手”、組織助考活動、違法販賣作弊器材、發佈涉考保密資訊等。與作弊行為的博弈也同樣需要與時俱進、道高一丈。

  維護好高考秩序,需要切實加強對涉及試卷印製、密封保管、安全運送等關鍵環節的自查自糾和監督管控,及時掌控包括標準化考點維護運作、考務工作規程執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準備等在內的每一個細節,避免操作紕漏給泄密、作弊、替考等行為留下可乘之機。對自查自糾不力或存在安全隱患的情況,要責令其限期整改、查漏補缺。

  高校在校生往往是“槍手”群體招募的主要對象,各高校要切實加強高考期間對在校學生的跟蹤管理,及時掌握學生動態,嚴防在校學生參與高考替考作弊活動;要對校園廣告欄、校園網以及校園內張貼的各種文字材料進行全面排查,涉嫌招募高考“槍手”、組織助考作弊的重要線索,要逐一進行清理核實。

  儘管法規早已明令禁止,且不斷被三令五申,卻仍有人心存僥倖、以身試法。因此,加強誠信教育、強化規則意識、提升紀律觀念,把對象擴展至中學、高校、教師和考務人員,並從制度上形成約束性機制,當不失為除根治本的重要舉措。要在堅持“預防為主”的基礎上,通過制度監管、紀律檢查、違規問責、犯罪受刑等執紀執法案例,彰顯高考法紀的權威性、警示性和震懾力。讓高考紀律長出“牙齒”並滲透于各個環節,考場作弊行為才會無處遁形。

  (鄭桂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