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穩增長鬚破解“三個效應”

  • 發佈時間:2015-07-09 01:05:4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陳德勝 李洪俠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綜觀5月份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經濟仍在低位運作且壓力較大,前期系列穩增長政策的疊加效應尚未完全顯現,主要原因在於調控政策存在替代效應、時滯效應和漏出效應。為增強穩增長政策效果,實現全年增長目標,需要從組織、體制、機制和政策角度壓縮三個效應。

  經濟下行壓力大需要穩增長

  5月份,投資、消費、出口、工業生産、房地産開發和銷售等主要指標,總體上延續今年以來的增速回落態勢,個別指標的小幅提升還沒有形成趨勢性變化。消費和生産價格、財政收支、PMI和各類信心指數等表明,宏觀經濟運作依然處在相對低位。

  經濟增長説到底是為了讓人民生活更美好,“有活幹,有錢掙”。持續低增長將影響就業增加和企業盈利能力,目前部分地區和行業的失業增加、企業虧損較為突出,穩增長日益緊迫。首先是區域經濟分化仍在繼續。前五個月,中、西部地區投資增速比前四個月分別回落0.5個點和1個百分點;東北地區5月工業增加值下降4.6%,降幅比4月擴大0.4個百分點。調結構、轉方式在東部地區初見成效,但起步較晚、機制滯後、基礎薄弱、結構單一的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佔全國經濟總量的一半左右,還將經歷較長時期痛苦。其次是煤炭、鋼鐵、水泥等傳統帶動經濟的支柱行業,投資和利潤持續下降,工業生産也低位運作或者有所下降。前五個月,轎車産量下降5.2%,帶動粗鋼産量下降1.6%;發電量僅增長0.2%,火力發電量下降3.1%,在節能技術提高背景下,帶動原煤産量下降6%。這些都是過去經濟增長中的基礎性、關鍵性上游行業,對區域經濟、就業、稅收貢獻大,一時半會難以被替代。

  穩增長政策效果受制于“三個效應”

  今年以來,國家先後出臺多項穩增長政策。但目前看調控效果尚不夠明顯。從總量看,一季度經濟增長7%,4月份以來各主要經濟指標基本持平或略有回落,上半年經濟增速難以高於一季度。從各項政策看,貨幣政策雖然降低了企業還貸成本,但銀行為防風險放款謹慎,企業融資難問題並未明顯緩解,貸款實際利率沒有明顯下降。且企業貸款需求疲弱,銀行中長期貸款佔比回落至47%。投資缺乏資金支援,前五個月,投資到位資金增長6%,低於完成投資增速,其中國內貸款下降6.3%,大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下降20%。前五個月,消費也僅增長10.4%,今年以來總體呈回落態勢,而且明顯低於去年同期水準。外貿政策不斷調整,但受匯率高和科技創新慢影響,進出口下降7.8%,出口僅增長0.8%,全年外貿增長6%的目標恐難實現。

  究其原因,主要是調控政策存在“三個效應”:一是替代效應。我國經濟處在“破舊新待立”的接續期,過去的重點産業和增長點持續下行,抵消了部分穩增長政策的效果。如鋼鐵和煤炭行業價格走低,停産企業和失業人數不斷增加,即使政策支援的新增長點有效果,也難以充分體現在GDP上。二是時滯效應。受行政審批程式、地方政府抓經濟積極性、利益受損方抵制等影響,很多政策特別是投資類政策無法立竿見影,效果顯現還需要一個過程。三是漏出效應。受體制機制、組織制度、能力願望等影響,部分政策無法完全實現預期目標。比如在經濟下行期,過去支援傳統行業的銀行貸款信用風險遷徙,銀行資本佔用上升,可貸資金規模受限,過去無效、低效的金融資源配置,造成當前的信貸供給不足,此時降息降準也難以促進資金流向真正需要資金的企業。

  優化穩增長政策破解“三個效應”

  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既需要穩增長政策和調結構改革同時推進,也需要將政策執行中的“三個效應”壓縮到最小,增強政策靈敏性,防止“效果不明顯—政策不斷加碼—力度過大—負面效應大”的現象出現。

  穩增長要發揮逆週期調節政策作用。宏觀調控的本質就是發揮政策逆週期調節作用。商業銀行具有順週期性,在鋼鐵、建材、煤炭等傳統基礎性行業産能過剩嚴重情況下,銀行防風險、減貸款行為的順週期特徵尤其明顯,指望通過傳統政策和商業銀行通道實現穩增長效果必然有限。應繼續加大開發性和政策性金融機構支援11大工程包的支援力度,為民生領域融資,為商業銀行跟進創新領域融資提供示範。加快資本市場改革步伐,更好發展股權融資,為傳統産業升級和新興領域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多渠道、低成本融資通道。將有限財政投資和稅費減免用在民生、創業、創新、三農等短板領域,兼顧穩增長、調結構和轉方式。

  處理好傳統産業人員和資産,減少調控政策“替代效應”。産業結構調整過程需要始終把握好就業穩定和企業適當盈利兩個目標。為此,傳統産業要升級和淘汰並重。升級是發揮現代技術、優質資産、規模經濟、科學管理的協同作用,保持適度産能。

  改革投融資體制,堵住調控政策“漏出效應”。從流動性、儲蓄率等角度看,我國經濟發展不缺資金。關鍵是要選好項目和方式,管好用好資金,改革投融資體制,撬動社會儲蓄轉向投資。

  落實簡政放權並強化政府激勵約束,壓縮政策“時滯效應”。科學合理的調控政策落實起來難,要麼是各級政府的意願不強烈能力不適應,要麼是政策執行過程過於複雜。為此,要改變文山會海,針對“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現象,進一步提高政策的協調性、便捷性和可操作性,進一步完善政府間政策落實考核,引入第三方評估,及時調整不適應形勢需要的領導幹部。加快落實簡政放權舉措,加快推廣上海等自貿區成熟經驗,引入企業和民眾監督機制,建立近零成本的企業經營和法治監督環境。

  (作者單位:中國民生銀行 國家資訊中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