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把握好創新創業的新機遇

  • 發佈時間:2015-07-08 06:18:1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祝君壁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被稱為鼓勵創新創業的“國十一條”,提出了9大層面、30條政策措施。本報記者就創新創業相關問題專訪了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作為曾把兩家央企帶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家、被管理界公認為“企業思想家”的宋志平,在如何理解當前形成的創新創業大潮方面,有著獨特的看法。

  新時期創新創業的特點

  ——“創新創業已成為成功率較高的事件,成為存在重大機遇的選擇性事件。”

  記者:這次的“國十一條”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富國之道、公平之計、強國之策”。您是如何理解創新創業的?

  宋志平:我們正身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浪潮之中。技術革命的到來,如網際網路和智慧化技術使人類面臨空前的變化和機遇,創新和創業都是和機遇連在一起的,這樣一個時代是一個創新創業的時代。

  産業結構調整也帶來了創新創業的重大機遇。其實創新創業不僅和機遇有關,也和壓力有關。短短幾十年間,一大批由於第二産業産能過剩、過度競爭而形成的藍領大軍必須找到新的出路,而在製造業向製造服務業轉型的過程中,大力發展創新創業可以使社會結構調整平穩,而不會出現大量的失業。

  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創造出的新的商業模式,給創新創業帶來極大的便利。工業時代是用規模化大生産來實現就業,而今天人們可以以個人或小範圍的人群為主體,形成創新主體。這些碎片都用網際網路相互連接,編織成碩大無比的企業帝國,像馬雲的淘寶網就是靠無數個小微企業組成的交易平臺。

  資本市場的發展極大地催生了創新創業。社會資金是巨大的,而且都在尋找盈利和投資機會,這就使得今天的創新創業與以往有很大不同。只要有好的創新創意出來,就會迅速被資本市場發現,這就是為什麼有許多創業者一夜暴富的原因。而創新創業者的財富故事又會吸引更多人投身其中。

  “80後”、“90後”整體教育水準的提高,使得新一代創新創業者有更好的系統分析能力和資訊掌控能力,他們可以回避掉一些初級的風險,這就極大地激發了年青一代的創新創業熱情。

  創新創業的方式和方法

  ——“融合式創新方式,就是要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企業創新結合起來。”

  記者:您曾經把中國建材集團和中國醫藥集團同時帶入世界500強,特別是中國建材集團這家“草根央企”,其水泥行業裏的無名小卒到世界第一的發展歷程,其實就是一個創新創業的過程。您認為,創新創業有什麼可以遵循的原則和方法嗎?

  宋志平:創新創業是一個價值發現的過程,其生命力在於創造價值,通過與以往不同的方式達到增值的目的。

  創新創業往往和技術進步有關,但又不完全依賴技術,更多地依賴創意,即商業模式的創新。高科技會帶來一些創新創業的機會。但更多的創新創業發生在已有技術的組合上。

  在自主創新領域中有三種創新模式,一是原始創新,需要大量人力和財力,一般要由國家的大學、科研院所和大企業研究院來做。二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這也是過去30多年改革開放中我國企業的主要創新模式。三是整合創新,即把各種創新要素整合起來完成新的創新,就是“把做麵包的技術用在蒸饅頭上”,這種創新方式目前正成為我國企業的重要創新模式。

  記者:您認為“顛覆性創新”、“破壞性創新”和您提出的“新的技術組合”該如何區分理解?

  宋志平:顛覆性創新和持續性創新都是創新的重要方式。所謂破壞性創新,是利用技術進步效應,從産業的薄弱環節進入,顛覆市場結構。與之相對應的概念是“持續性創新”或者叫“漸進式創新”,指的是在原有業務上不斷創新加以完善,目的是為了讓原有的業務更加穩固持久。

  《從0到1》的作者彼得蒂爾提出只有從0到1的垂直創新才是創新,但對許多人來講,不可能都探索從0到1,在從1到N的過程中,其實還有大量創新創業機會。模倣式創新也應提倡,事實上,正是模倣式創新迅速普及了技術。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有從模倣到原創的過程。模倣是重要的學習手段,幾乎沒有企業不模倣的,模倣式創新不是件丟人的事情。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往往不是獨闢蹊徑,而是在現有技術和創新基礎上進行持續性、組合式或整合式創新。

  記者:去年9月您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菲爾普斯有一場對話,他在新書《大繁榮》中提出草根創新對經濟繁榮至關重要。但您和他的觀點好像不完全一致。

  宋志平:菲爾普斯認為,創新主要靠草根創新,創新和大企業無關。但對於我們來説,創新既需要萬眾創新,也需要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關鍵看是在哪個領域裏。過去提倡企業是創新主體,現在提倡萬眾創新,兩者其實是相輔相成的。企業創新也是企業裏技術工作者和員工開展的萬眾創新過程,應該把萬眾創新和企業創新融合起來看。這次“國十一條”指出,支援各類市場主體不斷開辦新企業、開發新産品、開拓新市場、培育新興産業,形成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的格局,講的也是企業創新和萬眾創新相互融合。

  創新創業應提倡協同創新,不應單打獨鬥。創新創業過程是一個資源聚集過程,也是一個資源優化過程。中小微企業要和大企業合作,接受大企業的創新外包,中小微企業之間也要協作分工,共同完成更大一些的系統整合創新。大企業要充分發揮多年積累的科技資源,打造成為創新創業的公共平臺。

  創新創業也要注意開放性創新,最近不少企業到國外收購科技企業和建立研發中心,也是一條加快創新的捷徑。我剛去了中國建材去年收購的德國慕尼黑的研究中心,這家研究中心從事太陽能薄膜電池研究,最早隸屬於西門子公司,有20多年曆史,現在有上百名研究人員,進入中國建材集團後大家熱情高漲,幹勁十足,出了不少重要成果。在當前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既要把我們的創新技術和産品帶出去,也要把別人的一些創新技術引進來,還可以通過資本市場收購,通過投資進行合資合作。在“一帶一路”創新創業過程中,中小企業可以打前站,做大企業的引路人,大企業在重大項目的外包中應優先考慮國內的創新創業者。

  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中國建材總院是行業裏的“中央研究院”,有1.3萬名科技工作者,正全力打造行業技術孵化、試驗、應用的開放性創新平臺。今後在這個平臺上,從研發、技術發包到鑒定、檢測、銷售再到資金提供可以一站式完成,真正成為建材行業的“創新工場”。

  記者:這次“國十一條”的發佈,如何能夠得到全方位的落實?

  宋志平:要大力發展創新創業,首先必須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更重要的是政府具體的政策支援,如簡化行政手續,給予稅收減免和財政補貼。我了解到,在德國,無論何種企業,只要是花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政府都通過銀行補助50%的資金。這次“國十一條”不僅體現了政府鼓勵支援創新創業的決心,還有很多實實在在的政策“幹貨”,比如加大財政資金支援和統籌力度、完善普惠性稅收政策、優化資本市場等,推動在上交所建立戰略性新興産業板,推進新三板向創業板轉板試點等。

  其次,創新不見得都要高科技,以往的經驗表明,大量創新創業往往發生在低科技領域,不要因為創新創業者的科技水準不是世界一流就不支援。

  值得關注的是,“國十一條”還提出“要為創業失敗者再創業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援助機制”,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要有寬容失敗的社會環境,給失敗者以安慰與關懷,鼓勵失敗者再創新創業。這裡,我也想給創新創業者們一些提醒,任何創新創業都要認真籌劃,重要的是把握機遇、尋找商機。選擇業務方向時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戰戰兢兢,選定後就要扎紮實實,執著堅守,冒險不應是創新創業者必然的選項,創業做生意要量力而行,打有準備有把握之仗。總的來講,創新創業既要滿腔熱情,又要認真務實,把創新創業當做一種人生態度,一種民族精神,一種社會風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