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漆線雕工藝重煥光彩

  • 發佈時間:2015-07-08 06:18:0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第十個文化遺産日到來之際,記者日前來到位於福建省廈門市禾祥西路的蔡氏漆線雕旗艦店,看到店裏的員工正在包裝最新創作的“絲路”挂屏作品,準備送到文化館參加文化遺産日的展覽。大膽創新、充滿風情的構圖,精緻、華美、細膩的工藝,這6幅新作讓人嘆為觀止。“真是巧奪天工!”前來參觀的人群中不斷發出這樣的讚嘆。“創作這6件套的作品,團隊整整花了一年的時間。”蔡氏漆線雕研發創新部經理助理、廈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蔡超榮説。

  廈門漆線雕技藝,在當地已流傳了300多年,是首批獲得國家、省、市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的民間傳統技藝。將生漆揉成細如毫發的漆線,作為裝飾花紋圖案“畫”到彩塑上,加以彩繪、描金,這就是有名的“漆線開金”。經此流程生産的作品精緻雅觀,經久不褪色,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這種技藝以前用於佛像雕刻,後來推廣到民間,成為一種陳列藝術品。

  和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産作品一樣,正宗的漆線雕生産在當下還只能靠純手工完成。當大量由樹脂加工而成的假漆線雕産品走低價充斥市場時,真正的漆線雕作品便被逼至困境。

  “以前我們只重技藝發展,忽略了作品版權保護。現在我們成立專門的辦公室,專人負責申報。由公司藝術總監牽頭的創意團隊,每年創作的新作品和新産品,只要符合申報版權要求的,公司都認真整理材料及時申報。”蔡氏漆線雕董事長張學平告訴記者。

  正是有了版權護身,漆線雕才重新煥發了活力。張學平説,版權法律法規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侵權案件處理難度大、牽扯精力多等現象,但他堅信市場終將凈化而有序,“避免對版權保護的忽視,讓版權護航非遺工藝,是實現非遺保護傳承、創新發展的新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