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莫讓禁令變空頭文件

  • 發佈時間:2015-07-07 03:32:0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買天

  中央提出,“探索建立嚴格的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耕地準入和監管制度”,“鼓勵和引導城市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種養業”。與此同時,相關部門未雨綢繆,就可能出現的違規、違法行為劃定了界限,嚴禁逾越。

  工商資本下農村,給農村帶去了資金、技術、人才和先進的管理理念,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與此同時也産生了一個副産品,就是出現了非糧化,甚至非農化的傾向。對此,中央態度十分明確,就是要加大糧食生産扶持的力度,鼓勵和支援流轉土地要用於糧食生産,遏制非糧化、嚴禁非農化,絕不允許借土地流轉之名搞非農建設。

  那麼,現實中,這些政策落實得怎麼樣?禁令執行得怎麼樣?

  改造傳統農業,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工商資本的支援和參與。但有些工商資本受土地價值誘惑進入農業,或者以套取國家補貼為目的,流轉土地後“圈而不用”,造成耕地資源的浪費和低效使用;有些工商企業將流轉來的土地視為己有,建工廠、搞房地産開發甚至轉手倒賣,導致土地非農化,對國家糧食安全構成威脅。

  上述違規、違法現象理應得到制止和懲戒,但一些地方的有關部門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為這些行為大開綠燈,令人震驚。

  一些地方政府出於政績衝動,出臺鼓勵工商企業在農村租地經營的政策,不加限制地招商引資,並給予稅收、土地利用優惠,引進工商企業大面積、長時間租賃農民土地;還有的地方以強制或欺騙手段流轉農民土地,壓低土地租金,對工商業主的非農化、非糧化行為縱容包庇,甚至與企業合謀獲取利益,導致農民利益受損。

  本該是維護農民利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門卻在工商資本違法行為中,扮演著“合夥人”的角色,與一些圈地搞非農營生的商人沆瀣一氣;一些部門在會議上、文件中明確提出“保障糧食安全,嚴禁企業從事非農經營”,但這都只停留在嘴上,根本沒有做到令行禁止,禁令往往變成空頭文件。

  維護農民利益、保障糧食安全,是一項嚴肅的工作,攸關國計民生,來不得半點“虛情假意”。有關部門既要做禁令的制定者、發佈者,更要扎紮實實地當好執行者,絕不能讓禁令變空頭文件,所有政策措施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做到令行禁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