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讀懂機場未來發展“風向標”

  • 發佈時間:2015-07-06 08:30:57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曾曉新

  中國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建設規模最大的機場建設大國。目前,中國提出的三大解決區域協同發展的戰略,即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戰略,給中國民航機場創造了新的騰飛的機遇。如何抓住國家重大戰略機遇,更好地實現機場建設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目標?長期以來,民航業“重客輕貨”思想嚴重,航空貨站在資源配置方面的能力較弱。在地方政府越來越將臨空經濟視為城市轉型重要手段的今天,機場應該如何做好貨運流程的規劃,使其更好地服務航空物流業?要最大限度發揮機場的整體作用,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針對上述一系列問題,在近日由中國民用機場協會、中國機場建設網共同舉辦的“2015年中國民用機場建設年度峰會”上,來自機場的專家們紛紛闡述了自己的觀點,為未來機場發展找到了“風向標”。

  三大國家戰略

  直接惠及機場建設發展

  民航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基礎産業,與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乃至全球的經濟社會發展關係十分密切。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航空運輸不僅是一種交通運輸方式,更成為區域經濟融入全球經濟的快速通道。因此,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帶來的機遇以及未來釋放的政策紅利,必然惠及民航業。

  正如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理事長夏興華所説,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升級和互聯互通是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主要內容之一。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中國民航機場建設發展創造了三大機遇,即新一輪機場建設投資發展的機遇、打造航空樞紐的機遇以及“走出去”國際化發展的機遇。

  “當前,我國民用運輸機場共有202個,‘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涉及的機場共124個。”夏興華表示,“如何對‘一帶一路’戰略中的機場進行分類指導,做好相關的規劃、投資、建設等,並積極鼓勵機場打造不同層級的航空樞紐以及深化國際合作,實現我國民航機場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國家民航機場建設及管理的互聯互通,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早在幾年前,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就對京津冀民航發展不協調問題進行過深度調研。“京津冀民航發展極其不協調,形象地説就是‘北京吃不了、周邊機場吃不飽’。首都機場每天有400個航班安排不下,相當於有2190萬人次的旅客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佔華北地區總量的16.3%。”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黨委書記王瑞萍表示。

  如今,京津冀協同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今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王瑞萍表示,民航將借助政策東風,按照四個原則推進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工作。 第一,明確京津冀各主要機場的功能定位。第二,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形成適度錯位經營,使京津冀核心地區的“三市四場”達到“一市四場”的運營效果。第三,做好非首都機場功能的疏解與承接。第四,京津冀協同發展抓住一個關鍵點,即推進北京新機場建設。

  “當前,國家正在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與我們中南地區直接相關的就有兩個”。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副局長楊新國表示,從“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看,其主要任務是加強廣州白雲機場國際門戶樞紐建設。從長江經濟帶戰略實施看,其主要任務是提高武漢、長沙等機場在綜合立體交通走廊中的戰略地位,“完善兩個區域樞紐機場的功能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著力點”。

  扭轉“重客輕貨”思想 機場貨物流程須再造

  雖然中國有202個民用運輸機場,但這些機場的業務主要以運輸旅客為主。之前就有很多貨運航空公司紛紛抱怨,沒有太多考慮到貨運和快遞的需要,導致貨運流程在機場地面運作不夠順暢。正是基於中國“重客輕貨”的思想,順豐速運副總裁屠蔚表示,他們擬在湖北建設一個貨運核心樞紐,包括貨運專業機場、分揀設施和綜合物流設施等。

  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物流研究所副所長田建文表示,中國的航空物流發展前景遠遠優於全球其他國家。中國以及東南亞的航空貨運業將成為全球航空貨運業的發展亮點。“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航空物流園的建設。在歷史上,首都機場附近的物流區域一直缺乏統一合理規劃且功能單一,導致航空物流效率低下、發展緩慢,無法發揮集聚作用”。

  田建文認為,機場物流園在地理上定義是為機場內外進港、出港、轉机的航空貨物提供物流服務的相關設施和功能的區域。“但是僅有貨站、地面代理、海關、三檢、航空公司、貨運代理、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匯集,並不叫機場物流園。必須積極搭建好增值服務平臺、以建設商務支援平臺、資訊平臺以及政策平臺,以建設一個成功的機場物流園區。”她表示,“未來,國內物流集運商和地面卡車服務將成為趨勢,政府必須重點加以考慮。多式聯運也將會成為我國物流發展的新亮點。在此過程中,必須注意資源的整合,以及資訊産業與金融産業的配套。”

  來自美國的航空城專家托馬斯·菲利普斯在論壇上一針見血地指出,在過去10年中,航空貨運鏈條的運輸能力沒有任何提高。“90%的運輸轉机時間被浪費在等待而不是運輸上”。他提出建議,要建設一個成功的航空貨站,需要有足夠和快速流動的倉庫系統,擁有具有認證資格的貨物裝卸設備,能夠處理易腐物品、危險品和活體動物的設施和處理大小貨物的設備,以及配備具有認證資質且訓練有素的員工。

  協同推進機場建設 “網際網路+”運營概念風行空港

  民航管理體制改革以後,機場建設項目分屬不同的項目法人,機場主體工程、航空公司工程、空管工程、油料工程以及其他駐場單位的建設項目分別由各自成立的工程指揮部組織實施。然而,民航又是一個系統性很強的行業,航空公司、機場、空管、油料等各單位必須相互協調、緊密配合,才能保證航空運輸生産的正常進行。

  武漢天河機場三期建設指揮部總工程師朱方海介紹了他們的成功經驗:“我們在進行三期擴建的時候,實現了機場、空管、油料工程的協同建設與統一管理,建立了民航工程整體推進協調機制,做到了機場工程與空管、油料工程同步規劃、同步設計,並優先滿足空管、油料和監管局工程用地需求,對空管、油料等重要保障設施堅持‘先建後拆’原則。”朱方海表示,他們的經驗得到了許多機場建設部門的肯定。

  在論壇上,朱方海還分享了他在機場建設過程中一個體會:“民航上級單位或地方政府適時協調是解決重大問題的有效推手,如供地、拆遷還建等。”這點體會得到了四川省機場集團副總經理李靈翔的肯定。李靈翔介紹,成都新機場建設總投資692億元,在機場建設的過程中,他們希望得到政府在土地、財稅方面的大力支援。

  要説2015年最火的詞, “網際網路+”肯定能算一個。2015年,全國機場紛紛加入了“網際網路+”革命。3月30日,首都機場與騰訊正式開展合作,攜手打造全國首個微信智慧服務示範機場,旅客手機端智慧機場方案也由此正式落地;4月8日,湖南機場和騰訊簽訂 “網際網路+”智慧機場建設協議,力圖打造全國首個智慧機場集群; 6月16日,上海機場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動“網際網路+”在上海機場的進程,攜手打造全國首個“網際網路+機場産業創新基地”;6月18日,上海機場集團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攜手共同推動“網際網路+”戰略,打造全國首個智慧機場社區。

  “網際網路正不斷地與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融合,大數據雲計算成為連接一切和智慧化的根基。”上海機場集團總工程師劉武君在論壇上開門見山地拋出了這一觀點。他大膽地預測,隨著大數據、智慧化、移動互聯、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以及安檢技術的升級,機場將出現以下變化:航廈的主樓設施規模將大幅縮小;工作人員會大幅減少,但人員素質要求有所提高;商業服務設施的要求將會提高;以城市軌道交通為代表的機場集疏運交通將與航空器的登機口直接對接。

  長期關注機場資訊化建設的中興通迅公司政企網交通行業總監張慧認為,機場要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務,提高運營水準,就必須充分應用資訊化技術,“必須重視搭建‘網際網路+’的物理基礎,注重語音、數據、多媒體的融合,做好網路的融合,搭建一體化的共用數據平臺,深入開發室內定位技術以及強調物聯網的應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