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海張江要建“國家科學城”

  • 發佈時間:2015-07-06 06:32:1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海張江正計劃用更多世界級研究設施,吸引諾貝爾級科學家和技術領袖在此工作,從而助力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但除了“高大上”的儀器和平臺,張江這次很想補上自己的一塊短板——親和力和創業味。

  不久前發佈的上海建設全球科創中心建設22條《意見》,核心是打破體制機制瓶頸,優化創新軟環境。由此,《意見》中建設“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引人注目,因為它是其中屈指可數的硬體建設計劃。在近日由上海市政府新聞辦組織的“媒體進張江”採訪中,記者獲悉,為落實該《意見》,上海張江相關實施辦法草案已經廣泛聽取各方建議,並將於近期公佈。

  張江高新區自從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以來,在3年的時間裏,已由一區六園發展到一區22園。在這塊土地上,匯聚了上海80%的經濟集聚區域、80%的創新型企業、80%的高端人才。上海打造全球科創中心的目標和張江高新區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目標方向一致,而且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和機遇。

  打造科創中心進行時

  張江高科技園區(“小張江”)管委會副主任金穎告訴記者,張江目前擁有“上海光源”、蛋白質中心、超級計算中心、生物樣本庫等科研基礎設施,其中“上海光源”是國內最大的科學裝置,可以説,在國內外很難找到第二個地方能如此密集地擁有這麼多高水準基礎研究平臺。同時,張江目前還擁有包括上海科技大學、中科院藥物所等各類研發機構400多家,還包括133家跨國公司研發中心,因此,雖然不少人將張江定義為“産業園區”,但實際上,研發是張江更顯著的特徵。

  正是基於這樣的條件,張江具備了加快建設國家科學中心的基礎。金穎透露,支援和服務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是張江落實科創中心建設的核心,下一步的基礎研究設施建設,將增加超強超短鐳射、活細胞成像平臺、海底觀測網等大科學設施,完成“上海光源”二期擴建。一些設施投資將在數十億元量級。

  但硬體投入歸根到底還是為了吸引人才。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大張江”)管委會相關負責人馬文剛表示,張江將來要想盡辦法為頂級研究人員提供最好的環境。此前的調研中,有專家提出,上海應吸引諾貝爾級的科學大師來工作,他們能像牛頓之於英國,普朗克、海森堡等之於德國那樣,帶動上海乃至中國的科研實力和影響力——即便大師年事已高,也能吸引他的團隊。

  馬文剛説,圍繞科創中心建設,浦東張江園區已明確了定位——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成果的策源地、産業化平臺,以及高科技企業聚集地。在國家科學中心框架中,大型基礎研究設施處於核心,在它之外,環繞著三個“圈”——最內側是一批研究機構,包括高校、院所、工程技術中心;中間是創新創業服務圈,包括各類科技仲介組織、公共研發平臺等;最外側是産業承接區,它能將張江産出的原創性成果化為現實生産力。

  馬文剛強調,國家科學中心的功能,不會僅限于基礎研究,主角也絕非是“高大上”的大裝置、大機構。

  事實上,張江園區的“高大上”色彩一直太過濃郁。與中關村等相比,張江創業氛圍不太足、熱度不太夠,一大原因就是不夠有親和力——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張江並不宜居,這裡商業設施不足,吃飯都不怎麼方便;每天入夜,找不到歸屬感的“張江男”們如退潮般離去,留下一座空城。這同時導致另一個問題:初創企業很難找到合適的辦公場所,而在其他地方,他們至少能找間民宅舒服地蝸居,在路邊找個飯店填飽肚子,找間咖啡館見合作夥伴。

  馬文剛説,中關村等是在城市空間中自然而然形成,生活氣息一直很濃郁。但張江脫胎于農田,從引入大企業起步。實際上,完善生活設施,遠比建工廠困難,需要相當精細而耐心地經營。

  金穎透露,張江未來將在優化生活配套服務上下大力氣,建設符合國際人才需求的就醫、子女就學等服務體系,這些做法被稱為“産城融合”,也就是將産業園區和城市社區交織在一起。

  在張江眼中,“國家科學中心”另一種描述可能更利於公眾了解其內涵。馬文剛説:“我們有時稱其為‘國家科學城’。”

  啟動國際人才試驗區

  硬體投入歸根到底還是為了吸引人才。“雙自聯動,關鍵是人才。”在上海市委“一號課題”中,許多吸引人才、服務人才的新舉措讓創新創業者們怦然心動。自貿區擴區,更帶來了許多集聚人才的利好消息。比如,在自貿區將率先試點外國留學生在自貿區就業、放寬外國專家就業年齡限制、集中辦理“中國綠卡”窗口,擴大方便國際人士就醫就學,延長國際轉机時間等。

  在上海市委“一號課題”的分課題中,其中就包括“張江示範區建設國際人才試驗區”,在這些新舉措中,有的將率先“花落張江”,並輻射到全市。

  同時,課題也將制訂政策方案,吸引更多國際一流人才來張江發展,並讓更多本土人才擁有國際影響力。為了提升本土人才的國際化水準,張江正在推進國際學術交流和項目合作,吸引高層次人才領銜開展先進技術研發應用的國際合作,對轉化國際前沿科技成果所需的中試、試製和示範性應用給予資助。

  根據“兩步走”時間表,從2015年至2017年,張江將初步建立和理順國際人才試驗區的體制機制,全面啟動建設國際人才試驗區的各項措施;從2018年至2020年,將基本建成國際人才試驗區,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和人才戰略高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