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旱垣上的育種傳奇
- 發佈時間:2015-07-04 02:32:33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江娜文/圖
54年前,一個叫梁增基的小夥子從西北農業大學畢業,沒有回他的故鄉廣東,而是背著行李來到渭北的一個小縣城——長武縣,從此,在這片土地上,他從風華正茂一直到白髮蒼蒼。
半個多世紀的堅守中,梁增基育成了三個國審品種、四個省審品種;把旱地小麥的畝産量從60公斤提高到了500公斤。他培育的小麥品種推廣後增産25億公斤以上,增加經濟效益40億元以上。
麥浪翻滾的6月中旬,記者在陜西省長武縣第一次見到老梁,他才看品種回來,已經82歲高齡,背微微駝,臉色黝黑,頭髮花白直立著,手裏拿著一個記錄本,一頁紙分了30多個格,記錄不同試驗品種的表現,每格裏面都記著米粒大小的字。
一個縣級農技站育出三個國審品種
長武縣是典型的旱區,祖祖輩輩靠天吃飯。丁家鎮十里鋪村農民張萬福還記得當時的小麥:長得有一米二三那麼高,穗子小得像蠅頭一樣,每穗只有18粒。“那時候,平均畝産只有60公斤,哪個縣畝産超過75公斤都要得先進的。”
那是1961年,梁增基畢業後被分配到長武縣農技站就面對畝産低這樣的局面。他動了很多腦筋,“一開始也想從其他地方去引種,但是引來的種子不理想,最後下定決心自己育種。”
育種可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沒資料、沒勞力、沒材料、沒場地、沒資金……啥都得從零開始。寫信去函給全國各地科研單位要種子、要數據;租來二畝地,整地劃區,拉行開溝,各式各樣的品種撒進試驗田裏;下種、鋤草、施肥,小麥揚花抽穗時一株一株選、一棵一棵作記號,梁增基就泡在地裏。
直到現在,每天到地裏轉一圈都是老梁的必備功課。午後,記者跟隨老梁再次來到試驗田。小麥已經半黃,麥穗搖曳著白刺刺的光,晃得人眼睛睜不開。
老梁走到一個矮稈品種前,費勁地半蹲下去觀察。“梁老師身體不好,可他老放不下。直到去年他還親自在地裏做小麥雜交。”他的學生慕芳説:“大熱天的,搬一把小板凳坐在地裏,一棵一棵地去雄、授粉,從早上7點一直到晚上7點,戴著個老花鏡,做得比我還快。”
老梁就這麼侍弄著小麥過日子,經過了無數次的艱難曲折。到了1971年,兩個新品種“7125”和“702”終於問世,比當時的老品種增産20%以上。
接下來幾年裏,老梁又用“702”的姊妹係育成了“秦麥四號”。這個品種當時幾乎覆蓋了整個咸陽北部、陜甘兩省6個地市,年種植面積152萬畝,成為當時渭北和甘肅旱地小麥麵積最大的品種,也因此獲得了農業科技進步三等獎。
7125、702、秦麥四號、長武134、長旱58、長武131……50多年來,老梁育種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歇。就在去年6月,已經81歲高齡的老梁培育的“長航一號”再次通過省級審定。至此在老梁的旱作小麥品種成績單上已經有了三個國審品種、四個省審品種。這了不起的成就,竟然就是出自一個科研條件簡陋的縣級農技站。
現在,張萬福種上了老梁的旱作小麥品種:“一畝地就打500公斤,夠一家子吃的了。”
“旱作小麥育種研究對於當前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些品種不但在陜西,在同緯度的其他旱區同樣適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教授、陜西省旱地小麥商業化育種聯合體首席專家謝惠民告訴記者。
旱作小麥育種難度大,很多專家不願搞。老梁説,那要看農民需不需要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但是我們的農業科技中,專門研究旱作小麥育種的並不多。謝惠民告訴記者,當前旱作小麥研究有三個難處:一是抗旱性是多基因控制的一個形狀,在研究上存在很多困難;二是抗旱育種時間更長,在不同條件上都要做重復試驗,比如有平地、有坡地,坡地又分陽坡、陰坡等,試驗條件多樣而且複雜;三是旱地面積相對小,旱作小麥品種推廣不了多少,評職稱、獲獎都很難。
專家不願搞的事,老梁願意。對於老梁來説,難不難?能不能獲獎?這些都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是:農民需不需要?
在老梁育出的這些品種中,除了抗旱節水這個特性以外,也都是同時立足於當時的實際問題。
比如秦麥四號,當時主要解決的是抗小麥條銹病問題,它在推廣區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隔離帶”,對阻隔銹病流行小種南北傳播,減輕銹病對關中東部的壓力,起到重要作用。“是梁增基把小麥銹病擋在了西北,在推廣區阻斷了小麥銹病南北傳播的道路。”有關專家對此評價説。
在這之後,上世紀80年代,開始推廣化肥上垣,化肥帶來了倒伏問題,於是老梁培育了長武131,這是一個矮稈半矮稈的品種,能夠有效抗倒伏。
為了解決葉枯病問題,用四個品種進行雜交,獲得了多抗性表現優異的品種長武134。
老梁在這些年育種中一直隱約有個想法,就是品質問題,但是育種就是一個在多種訴求中優先篩選的過程,産量、抗性等問題基本上解決以後,老梁又把目標放在優質上,想要選育一種適合做麵包的小麥,於是又有了“長旱58”。
這個優質多抗高産的小麥品種,隨後被國家審定,列入了農業部“863”計劃和科技部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006年渭北、河南、山東等旱作業地區種植面積達2500萬畝,並被列為農業部高産創建示範片品種,在長武、永壽連續五年畝産超過千斤。
“他解決了旱地小麥的銹、凍、倒、旱、筋五大難題。”業內這樣評價老梁的成果。
那個年代的大學生,包括他的同學,許多都做了官,但他就是舍不下他的這些品種
老梁的家,只有50平方米。仄狹的臥室裏,床跟墻之間塞進一張已經磨掉油漆的老式桌子,桌子擺著一部電話,電話機和話筒分別包著塑膠袋。這就是老梁工作的地方,雖然老伴經常抱怨燈光弄得睡不著,老梁還是每天都工作到12點以後。
多年來,老梁已習慣了最簡樸的生活。在地裏育種,有時候過了飯點餓了,他也不願意停下來,還詼諧地説:“人的肚子,你説餓就餓,你説不餓就不餓。”還有時候,就乾脆帶著鍋盔、饃饃到地裏吃。
“有一次,他的右腳摔傷了,磕出大塊淤血,他也不管,還下地,結果傷口化膿了,醫生讓休息,結果他傷口剛一好,拄著個拐杖一瘸一拐又下地了。”女兒梁潤芳告訴記者。
“去年9月份正趕上我們承擔的國家區試項目播種,有一天晚上6點多鐘,雷陣雨一下子來了,連雇來的農民都回去躲雨去了。因為區試項目要求必須在一天內播完,最後就剩下我們幾個人,梁老師那年也81歲了,硬是跟我們一起播完種,才到倉庫躲雨。別説衣服了,連鞋子脫下來都往外倒水。”慕芳説。
這麼多年,老梁也不是沒有機會,省內和外省兩所農科院曾3次許以優厚條件調他去工作,他都婉言謝絕。那個年代的大學生,包括他的同學,許多都做了官,但他就是舍不下他的這些品種。
剛到長武的時候,大米還是稀罕物,吃口米飯成了他夢裏的鄉愁;現在大米隨時買的到,老梁卻已經習慣手裏擎著白麵饃。“就係(是)要找到合係(適)的習(時)機……”只有一口濃重的廣東普通話提醒著我們,這位為我國旱地小麥特別是渭北旱垣小麥生産作出重大貢獻的老人,離開家鄉已經半個多世紀……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