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保亭營造旅遊風情小鎮

  • 發佈時間:2015-07-03 15:33:0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李浩源 鄔波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直以來,保亭縣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各項工作始終,不斷鞏固和加強生態建設,深入開展國土、森林、水源地等資源和生態保護“三查”等專項治理;大力開展育苗造林、鞏固綠化寶島活動,完成造林綠化2111畝;規範林地徵佔審核審批手續,確保了林地保有量和森林覆蓋率穩定、河流水庫生態安全;保亭縣投入720萬元新建提升文明生態村18個。加大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力度,重點加強對城鄉主要街區;強化節能管理,順利完成全縣節能減排考核任務目標。全縣環境衛生乾淨整潔,為順利通過國家衛生縣城復審、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縣夯實了基礎。

  夯實基礎發揮特色

  隨著海南國際旅遊島工作的穩步推進,轉型升級成為了保亭縣旅遊發展面臨的緊迫任務,旅遊基礎薄弱又是擺在保亭人面前的現實問題。為此,縣委常委會確定2015年為“旅遊基礎建設年”。必須要堅持延伸旅遊、提升旅遊、創新旅遊,為打造“雨林溫泉謐境、國際養生家園”奠定堅實的基礎。

  保亭縣委書記王昱正表示,保亭要牢牢把握市場原則、形象原則、美學原則、保護原則、效益原則,圍繞“雨林溫泉謐境、國際養生家園”的建設要求,科學編制保亭熱帶養生度假目的地建設發展規劃,加快編制文化旅遊、鄉村旅遊、生態旅遊等專項規劃;重新謀劃全縣旅遊産業發展佈局,對南部、北部、東部、中部發展方向重新定位認識,尤其要做好三道風情小鎮規劃和八村美麗鄉村旅遊規劃;要完善修編呀諾達、檳榔谷、七仙嶺等景區規劃,制定品牌特色景區發展戰略、措施,並跟蹤抓好落實;加快推進縣城至七仙嶺美麗鄉村騎行道建設;全力打造陵大線、海榆中線公路保亭段、保海線(什玲—縣城—大本、三道—毛岸、縣城—加茂—藤橋)三條長廊景觀帶,全面提高景觀帶及其建築等藝術性、品味性、民族性和特色性。

  在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方面,保亭縣將加快呀諾達、檳榔谷、什進村布隆賽、七仙嶺景區、什玲恩祥影視基地、緣真島旅遊景區景點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景區創建水準,爭取新增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1個~2個;加快全縣旅遊標識、路牌、服務站點建設,大力發展旅遊仲介機構;抓好旅遊交通頂層設計,努力做好公路交通運輸規劃,完善基礎及服務體系,按全區域旅遊進行升級改造和提高服務水準,特別是加強旅遊路線對接,主動融入南部旅遊圈。

  風情小鎮作為推進保亭縣新型城鎮化的具體抓手,將充分發掘生態、産業、人文資源,強化資源整合,合理定位風情小鎮旅遊主題特色,要統籌規劃、集中資金,按照科學規劃先行、基礎設施配套、特色産業支援、公共服務保障、特色文化融合、綠色田園環抱、社會多元投資、創造行銷品牌、吸引外來消費、農民當地就業的原則,遵循“一個集鎮、一個特色、一批亮點”要求,不斷加大特色風情小鎮開發建設力度,努力建成一批集生態景觀、鄉村旅遊、文化體驗為一體的民族風情小鎮;深入實施中心鎮培育工程,先推進三道“黎苗特色風情小鎮”項目建設,以點帶面,逐步鋪開,形成小鎮旅遊的獨特性和唯一性,體現差異性和多元化。

  保亭縣將從打造田園鄉村入手,建設具有鮮明個性的美麗村莊,要突出“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韻”建設主題,要按照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資源稟賦、産業特色、人文積澱等特點,對村莊進行合理分類,制定村莊建設指導方案,規劃好村莊建設佈局,展現好村莊整體風貌。同時,深入挖掘村莊內涵和亮點,從自然、人文、産業、建築、民俗、飲食、技藝等各個方面,塑造村莊的個性特色。實施示範村培育工程,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對有條件的農村進行開發,選擇條件相對成熟村莊進行試點,集中力量打造1個~2個具有示範作用、旅遊價值和品牌效應的精品田園村莊,逐步構建精品田園鄉村星羅棋佈的格局。

  保亭縣還將突出自身的文化差異性,著力挖掘弘揚黎族苗族優秀傳統文化,彰顯黎苗風情,深化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繼續提升“嬉水節”、“三月三”、“紅毛丹採摘”等品牌活動影響力。扶持發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引進國內外知名文化企業,推進一批觀光度假文化娛樂項目建設,不斷完善相關配套産業;深挖、推廣少數民族服飾、歌舞、民居、餐飲、圖騰等文化資源;研究推進本地土特産品、手工藝製品等旅遊紀念品的開發。發揮好海峽兩岸(保亭)少數民族文化交流基地的平臺和載體作用。推進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努力打造黎苗風情旅遊新名片,進一步提升保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突出重點創新驅動

  在近些年的發展中,保亭的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林業規劃等多個規劃存在自成體系、內容衝突、缺乏銜接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保亭的發展。多規合一是保障保亭各項規劃有效實施的現實需求,對推動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促進産業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要完善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林業規劃和旅遊發展規劃,確保“五規”統一科學安排,從規劃內容、資訊平臺、協調機制、行政管理等方面理順關係,實現“一本規劃、一張藍圖”,實現人、城市、自然的和諧統一,切實增強規劃統一性、系統性和權威性。要緊緊圍繞調結構、轉方式、提品質、增效益的要求,以打造“雨林溫泉謐境、國際養生家園”為目標,對照全面深化改革路線圖、全面推進依法治縣時間表和銜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目標指標體系,順應新産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競相涌現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新趨勢,組織做好“十三五”等中長期産業規劃與佈局,特別是要認真謀劃一批對保亭長遠發展起關鍵作用的重大項目和政策措施,加強專家評審,提高規劃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發展創意産業不僅是擴大消費需求的必然趨勢,還是提升經濟品質的現實需要,同時也是轉變發展方式的根本保證,更是提升縣城品位的戰略舉措。要遵循産業發展規律,從特有的黎苗文化資源和稟賦出發,突出特色,深入論證、系統研究,形成高水準、前瞻性的産業發展規劃,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要科學謀划動漫、影視、軟體、服務外包等新興創意産業經濟佈局,研究制定創意産業企業招引、扶持政策;鼓勵企業開發創意産品和創建服務名牌,培育壯大品牌影響力,在創意産業領域打上保亭標簽;高標準進行選址規劃,探索建設創意産業基地,促進創意産業集聚發展。

  根據可持續健康發展的要求,保亭縣將抓緊編制年度省縣重點投資項目計劃,加快優化投資結構。加大財政、資金、技術、審批等要素對重點民生、重點旅遊、戰略高端服務業項目的傾斜,對投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項目在政策、稅收等方面要予以優惠,科學合理制定安排財政對政府投資項目的預算計劃。要加強項目庫建設,完善項目儲備,做好項目評審工作,對年度申報的省重點項目要提前辦妥用地、用林、建設等前期手續;要強化、細化“六個一”推進模式,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加大每週通報和跟蹤督促服務落實,確保省、縣重點項目建設按規劃落地、按計劃推進,並儘快形成新的産能和增長點。

  保亭縣依託其農業優勢,將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迴圈農業,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努力調整農業結構,由“生産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通過引進國內外知名農企、借力台灣高新技術等方式,調優做大現代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大力發展紅毛丹、五腳豬、什玲雞、六弓鵝、山蘭酒、鷓鴣茶、椰子油、藤業等特色農副産品産業,做大做強綠色健康食品深加工産業,努力培育新的增長點;支援企業、合作社和農民直接對接,減少中間流通環節,讓利於農;加快品牌地理商標註冊,加大宣傳促銷力度,借助電商平臺推進農産品網上銷售;認真落實和推廣國家、省農産品生産標準,促進農産品的標準化和安全生産,提高産品的市場競爭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