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獻計中國製造(上)

  • 發佈時間:2015-07-03 14:11:0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與51分別是2013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與每人平均製造業增加值的全球排名。懸殊的數字凸顯出“中國製造”大而不強之痛。對比國外的先進製造業,中國製造業究竟差在哪?在邁向製造強國的苦旅中,中國製造業最急需的政策點落在何處?隨著“中國製造”不斷轉型升級,哪些領域又將最先面臨洗牌?本報特邀業內專家為“中國製造”建言獻策。

  嘉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副主任、研究員來有為

  清華大學金磚國家經濟智庫副秘書長馮興科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張莉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副研究員馬濤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博士李鋒

  中外製造業差在哪兒

  國際商報:2013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為2.74萬億美元,佔全球製造業增加值的23.2%,約為美國的1.35倍、日本的3倍,高居全球第一。遺憾的是,體量大並不意味著品質過硬。同年中國每人平均製造業增加值僅為1977.9美元,全球排名第51位。中外製造業的差距表現在哪些方面?

  李鋒:製造業直接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生産力水準,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製造業領域尤為明顯。第一,重製造,輕研發。中國許多産品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但技術很多是從國外引進的,原創技術少,技術開發與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第二,重銷量,輕品牌。中國製造企業缺乏世界品牌。全球品牌諮詢公司Interband發佈的2014年全球最佳品牌榜100強,只有華為一家中國企業入圍。同時,中國出口商品中約90%是貼牌産品。第三,重産品,輕服務。當前世界製造業服務化的趨勢日益明顯,中國製造企業管理機制、管理思想落後,缺乏活力,憑藉較為完善的製造能力可以做出不錯的單體設備,但沒有配套服務。

  馬濤:中外製造業的差距表現在四方面:第一,中國製造業多數行業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下游,也就是增加值較低的生産、組裝等環節。增加值高的研發、設計和行銷等環節多被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佔據,這是導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低的根本原因。第二,中國服務型製造業和生産性服務業與發達國家還存在差距,有較大提升空間。第三,中國工業品的品質和增加值相對偏低,與美、日、德等製造強國存在差距。儘管上述國家生産的産品中國也能製造,但是製成品中的人力資本等要素含量相差較大。第四,中國製造企業的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提出要用10年時間,讓中國邁入製造強國的行列。屆時,中國將大大縮短與發達國家先進製造業之間的差距,不僅製造大國的地位穩固,創新能力增強,全員勞動生産率明顯提高,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産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也會顯著提升。

  張莉:大而不強一直是困擾中國製造業發展的難題。雖然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生産國,但鋼鐵、石油化工等15個行業的技術水準比國際落後5~10年,部分行業甚至落後20~30年。技術差距主要體現在技術指標水準低、數字化技術運用低、自動化水準低等方面。即使在擁有較高技術的通信、半導體、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出口産品中,國內企業獲得授權的專利數也不足40%。

  由於缺乏自主智慧財産權和關鍵核心技術,“中國製造”的附加值偏低,出口效益未得到實質性提高,多數産業在國際分工體系中處於價值鏈的低端。在世界知名品牌中,中國品牌寥寥無幾,幾乎沒有佔領發達國家市場的知名品牌。中國迫切需要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出口具有中國自主品牌的産品。

  來有為:應該注意到,中國與發達國家先進製造業之間的差距在很多領域已經明顯縮短。比如,近年來中國出口結構不斷優化,高技術産品出口比重提高,軌道交通、工程機械、發電以及一些重化工産業逐步“走出去”,一些企業國際化經營取得明顯進展。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1.6萬公里,佔世界的60%以上,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投産運營里程最長的國家;中國核電技術也已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並輸出到英國、土耳其等國家;在通信領域,華為公司出現在Interbrand發佈的2014年全球最佳品牌榜100強榜單中,成為首次上榜的中國品牌。

  中國製造之“渴”哪些政策可解?

  國際商報:有消息稱,《中國製造2025》後續政策將陸續推出,其中包括此前發佈的總體性規劃中提出的相關任務、工作重點、重點發展技術的後續支撐政策,以及相應的財稅金融扶持政策等。對於當下的“中國製造”來説,哪些政策尤為迫切?

  李鋒:第一,聚集全球英才的人才政策。“中國製造”想要立足世界,應出臺聚集全球英才的政策,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最優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養、引進等機制,廣泛吸引世界級科技大師、海外優秀專家學者、國際行業領軍人才到中國工作和創業,努力造就一批具備世界水準的科學家、工程師和高水準創新團隊。

  第二,充分釋放改革紅利的體制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打通從科技強到産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以改革釋放創新活力。在科技體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試,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科技創新機制,把創新驅動的新引擎全速發動起來,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涌流。

  第三,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的金融政策。科技創新需要金融服務支援,科技與金融密切結合能夠切實解決中小科技企業發展中面臨的融資難問題,推動資本市場為科技企業從成長期向成熟期順利過渡提供更有效的金融産品和服務。要突破金融支援成長期科技企業的瓶頸,積極穩妥地發展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創新推廣符合科技企業特點的信貸模式與産品,加大銀、證、保合作力度。

  馮興科:首先,要為企業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在向“中國創造”邁進的過程中,對中外企業、央企和民企等一視同仁,打破民企“玻璃門”,讓企業真正成為市場創新的平等競爭主體,在市場中靠創新、技術取勝,而非靠壟斷、補貼維持生存。

  其次,通過機制創新解決製造業動力不足的問題。目前製造業資金回報率僅為5%~6%,同金融、房地産行業相比,製造業的平均利潤率太低,直接導致很多企業家和投資者寧願將資金投向資本市場、也不願投入製造業局面的出現。只有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從頂層設計上統籌平衡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資金回報率等,方能改變現狀。

  再次,應該創新金融扶持政策,加強中國在製造業上的整體金融配套服務。一方面,人民幣匯率改革、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制定,都應該充分考慮製造業的有利發展;另一方面,應該鼓勵金融加強對製造業的政策性貸款,特別是加強針對中小製造企業貸款的金融業務。

  另外,亟待完善人才配套政策。中國在人才培養方面相對落後,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成為一大“短板”,這也決定了中國想要實施製造業強國戰略,必須要有匹配的人才配套政策,一方面,要加強培養或引進領軍人才和創新人才;另一方面,亟待加強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

  張莉:要實現和完成《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和任務需採取多種路徑和措施,各個地區都要根據自身的經濟發展基礎和特色採取相應的措施,不能盲目趨同,一蹴而就。在資訊化高度發達的國際環境之下,制定製造業發展計劃,出臺相關政策,要貫通生産、流通和消費,不能將生産製造孤立於供應鏈體系之外,尤其是不能將重點鼓勵性産業集中在某幾個甚至某一個領域,否則,很可能又重復産能過剩之路,乃至形成“中國製造”産量第一、市場需求卻不旺盛的局面。所以,各地在執行《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時,還是要鼓勵特色發展、創新發展,避免同質化競爭。

  馬濤:首先,要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支援力度,尤其是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援。其次,提升製造業的知識資本,關鍵要對各種技能勞動力進行針對性的技能培訓,這是實現産業內要素升級的基礎條件。最後,降低流通環節的成本,這是提升中國製造品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方面。

  “中國製造”洗牌在即?

  國際商報:隨著製造業的不斷轉型升級,“中國製造”是否會出現新一輪的洗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哪些行業會較早跨入洗牌行列?

  馬濤:未來10年,全球價值鏈的演變將會重塑世界貿易格局。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供應商源頭,將轉移部分低端産業(或企業)到海外,這是中國産業和貿易結構轉型的必由之路。中國製造業工資水準上升將是顛覆性趨勢,全球供應鏈會因中國製造業低成本優勢的喪失而重新整合。此外,如果人工智慧、機器人和數字化製造(數控機床等)三者並駕齊驅,製造業的革命或由此開始。

  隨著中國製造業的不斷轉型升級,部分勞動密集型低端産業不可能全部移至海外,部分會向中西部省區轉移。另外,外商在華投資成本的不斷上升,部分國家和地區對華直接投資出現一定程度的轉移。但也應看到,雖然東南亞國家的勞動力成本低於中國,但是由於基礎設施和勞動力的技能遠不及中國,産業從中國向海外轉移的規模不會特別大。

  從不同類型産業在國內的轉移情況來看,勞動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産業是東部産業轉移的主要行業,且以勞動密集型産業為甚,主要轉移向中部地區,能源密集型産業主要轉移向西部地區。技術密集型産業和資金密集型産業是西部和中部向東部地區轉移的主要行業,且以西部地區的轉移為主。産業轉移的調整過程和方式呈現出兩個特點:産業轉移是漸進式的發展;成本導向的低端製造業開始轉移至成本更低的區域,高端領域正迎來越來越多的外資佈局。

  李鋒:隨著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中國製造”會出現新一輪洗牌。首先,轉型升級較快的製造企業會兼併整合相對落後的企業。其次,未來10年,全球供應鏈性質的改變將重塑“中國製造”的格局。中國將剝離很大一部分低成本製造業。再次,“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不僅將推動中國裝備製造企業聯合重組,共同“走出去”,還將吸引國外知名企業投資中國,進一步整合國內製造企業。我認為,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領域會較早洗牌。

  馮興科:“中國製造”在迎接新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過程中必定會歷經重整和洗牌,甚至在某些行業會出現暫時的停滯和衰退。每一次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必然帶來新一輪的調整,只有主動迎接産業變革和科技革命的企業,才能成為業界的“寵兒”和新的領軍者。然而,這樣的企業並不多,並且大多屬於新的“革命者”。大多數成功的大企業都太依賴過去的路徑和模式而容易産生“創新疲憊”,最終落伍。我認為,通信、電器、汽車、能源、傢具等行業會率先面臨洗牌的局面。

  張莉:高耗能、高污染,附加值低的産業將首先被淘汰出局。(本專題稿件由本報記者欒國鍌、劉明采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