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別山革命老區:扶貧攻堅 精準發力

  • 發佈時間:2015-07-03 05:49:3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于日前印發《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根據規劃,大別山革命老區地跨湖北、河南、安徽3省。

  近日,本報記者分別採訪了3省的革命老區:安徽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援皖西革命老區的振興發展;湖北黃岡對所轄11個縣市區進行清晰定位,助其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河南信陽有針對性推進當地交通、特色産業的發展,全力改善老區貧困面貌。

  湖北黃岡:清晰定位 錯位發展

  本報記者 魏勁松 通訊員 周 勇

  黃岡是湖北著名的革命老區,在2014年國家貧困縣名單中,黃岡11個縣市區有5個位列其中。儘管黃岡經濟欠發達,但卻有兩項指標居全國前列:建成公路25942公里,公路密度是全國平均水準的3倍多;生態核心區森林覆蓋率達到70%以上,每人平均擁有綠地面積9平方米。

  “國務院日前批准實施《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黃岡迎來了重大戰略機遇。”黃岡市委書記劉雪榮説,按照《規劃》對大別山革命老區的發展定位,該市發揮比較優勢,實施“強工興城、強農興文”戰略,抓緊謀劃、對接一批重大基礎設施、産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項目,為加快黃岡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打牢堅實基礎。

  根據各地資源稟賦,黃岡對所轄11個縣市區進行了清晰定位。依靠港口帶動,該市提出構築以長江岸線、大廣北高速、江北公路為軸線,包括團風、黃州、浠水13個鄉鎮街辦在內的臨港經濟區;紅安縣爭當跨越發展代表;麻城市建設大別山地區經濟中心;羅田縣構建綠色發展先行區;英山縣建設特色産業主陣地;蘄春縣建成統籌發展率先區;武穴市當好縣域經濟排頭兵;黃梅縣作為改革開放橋頭堡;龍感湖農場創建迴圈經濟樣板田。

  考核發展業績,不再是“一個標準”。黃岡對限制開發區、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和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不再考核地區生産總值,而是構建差異化評價體系,分層分類考核幹部。

  老區振興,交通先行。黃岡自主投資修建大別山紅色旅遊公路。這條大別山腹地公路貫穿黃岡7縣市,已成為老區人民的致富路。目前,黃岡在全省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高速公路通車里程位居全省第一。6月18日,武漢至黃岡城際鐵路通車,大別山邁入城鐵時代。隨著道路條件改善,黃岡順勢將生態文化旅遊産業作為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支柱産業,全市旅遊總人數、旅遊總收入已連續7年呈兩位數增長。

  黃岡市市長陳安麗介紹:“黃岡平均每天吸引投資2億元,平均每天都有1個項目落戶,平均每2.5天就新增一家億元企業。”目前,黃岡億元企業總數已達515家,836個在建億元項目完成投資924億元。

  安徽皖西:夯實基礎 壯大産業

  本報記者 白海星 通訊員 武海峰 曹 原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印發經國務院批復同意的《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對於推動皖西革命老區跨越式發展、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意義深遠。安徽省發改委皖西處處長武海峰説,被列入《規劃》的地區,將獲得一系列重要支援政策。如《規劃》提出加大老區中央財政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專項建設資金支援力度,積極爭取外國政府優惠貸款資金支援等。同時,實施差別化的土地政策,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週轉指標等方面加大傾斜力度。

  為貫徹落實好《規劃》,加快皖西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安徽省將突出四大工作重點:一是著力提升基礎設施保障水準。積極推進合安九、商合杭客運專線、濟祁高速安徽段等交通運輸主通道建設,加快實施下滸山水庫、淠史杭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重點水利工程,大力發展光伏、風電等綠色清潔能源。二是著力壯大特色優勢産業。有效開發鐵礦、鉬礦、山區農林和旅遊等資源,積極承接産業轉移,加快提升加工製造業水準,努力打造全國重要的特色農産品生産加工基地和旅遊目的地。三是著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大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力度,強化水源地保護,加快實施大別山區林業提質增效工程,積極推進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大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構建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四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加快發展教育、醫療衛生和文化事業,努力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儘快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河南信陽:補齊短板 增強功能

  本報記者 夏先清

  《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獲批,河南省信陽、駐馬店、南陽3市即將迎來更大發展機會。河南信陽市委書記郭瑞民認為,“這對發揮大別山革命老區比較優勢,儘快改變貧困落後面貌,加快中部地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規劃》將安排一批建設項目,創造由扶貧“輸血”到“造血”的大環境。信陽市發改委主任鄭先明告訴記者,“《規劃》定位精準,將注入有力的‘造血’細胞。”

  鄭先明説,目前大別山各市內聯外通的路網結構尚未全面形成,連接大別山區不同省份之間的交通依然屏障重重。比如從信陽到黃岡乘高鐵,還需在武漢轉乘。鄭先明認為,大別山獨特的旅遊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挖掘,重要原因就是不同省份之間存在交通阻隔。“對此,我們提出了建設寧西高鐵、環大別山鄂豫皖高速公路網、信陽至隨州至荊門高速公路等多條專線、多個支線機場、打通淮河及支流航運等的設想。”鄭先明説。

  茶葉是大別山區最主要的産品。然而,大別山區一直處於“有茶無名、有茶無市、有茶無利”的尷尬局面,茶産業的處境最能體現該區域農産品産業鏈方面的短板。

  信陽市茶産業辦公室一名負責人介紹:“大別山茶葉種採靠手工,加工工藝落後,品牌建設跟不上,缺少專業行銷人員,每個環節都很滯後。”大別山區茶産業小而散,缺乏龍頭企業。

  除了茶葉,大別山區板栗、花生等地標性農副産品均存在産業鏈條短、品牌建設跟不上的問題。為此,《規劃》勾勒出了大別山區的“造血”版圖。首先,《規劃》明確優先安排産業發展、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民生工程項目建設,支援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規劃。在資金補貼方面,《規劃》也一改此前直接貼資方式,而是發展扶貧小額信貸,出臺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的特殊政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