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攀登者無高峰 挑戰永遠在前頭

  • 發佈時間:2015-07-03 01:31:1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星燦爛

  濟南市歷城區桑園路10號,在水泥森林的包圍中,一片麥田被刻意的保留下來。對經歷過餓肚子年代的老人們來説,這是新舊兩個時代最有説服力的對比,是言談中“中國優質麥打敗進口貨”的自豪和滿足,更是鄉親們對“中國優質小麥的開路先鋒”——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農科院首席小麥育種專家趙振東的感激。

  “如果你怕冷,你育出來的麥子就怕寒”

  1942年出生,經歷過饑荒磨難的趙振東,年少時就立志投身農業科研,為天下人謀食。

  趙振東主持育成的國內第一個麵包麵條兼用型優質小麥品種“濟麥20”,今年高産攻關田再創國內優質麥高産紀錄。“濟麥20”不僅麵包品質優良,可與美國麵包麥DNS相媲美,而且麵條品質優良,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從“濟南17”到“濟麥22”,在品質與産量協調提高這個我國小麥生産永恒的主題面前,他用行動回答了國人的疑問。

  小麥從雜交組合選配到最終能選育出好的品種,並在生産中大面積推廣,需要經過7至8代選擇,5到6年的鑒定試驗示範。冬來暑往週而复始,枯燥乏味。趙振東説:“我們經常會説到成功,過五關斬六將,收到了多少成果;但是最難的敗走麥城沒有説,即將功告垂成的時候,馬失前蹄,把好材料丟了,那麼多年的心血化為泡影。”

  爬千米高峰,在即將登頂的一刻暫態滑到谷底,對渴望優良品種的人來説,這種苦衷何以訴説?趙老經歷過,甚至不止一次,“就是一念之間,我把壞的留下了,把好的淘汰了,一晚上明白過來了,但是晚了,好的已經被收割了。”向來和善的老人家急得罵了人,不是罵別人,而是罵自己。

  颳風、下雨的時候,別人勸不住,趙老一次次衝進試驗田,一呆一天。同事們看在眼裏,三十多年的風裏來雨裏去,他的衣服在地裏幹了濕、濕了幹,可能是汗水,可能是雨水,也可能是露水,又可能是融化了的雪。小麥的高度正好和人的膝蓋差不多,在地裏他要麼蹲著在地裏,要麼是彎著腰在地裏。別人不知道的是,老人家有非常嚴重的關節炎,他的穿衣季節裏沒有夏天,再熱的天裏面也穿著秋褲。

  高血壓、心臟病、胃病、失眠,三十多個寒來暑往,歲月除了給老人家留下了一個個優質小麥品之外,也留給他從不言説的病痛。但他説,“麥品如人品。如果你怕冷,你育出來的麥子就怕寒;如果你怕熱,你育出來的麥子就不耐熱!”

  “品質改良是小麥必須堅持的工作方向”

  1984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一産麥大國,雖然産需平衡,但是由於生活的改善,消費者對麵粉品質的要求提高了。“我們的前輩為了溫飽問題,注重高産和穩産,無暇顧及品質改良。到這個時候,問題就出來了,品質改良成為一個必須堅持的工作方向。今後完全依賴進口的,我們自己沒有生産的就是麵包強筋小麥,所以我們選擇這個作為品質改良的突破口。”這成為趙振東小麥之路的肇始。

  對小麥而言,産量和品質是一對矛盾,外國人的優質小麥生産國産量都低,但在中國産量低不行,農民沒有效益。這也意味著趙振東和同事們需要更多的努力。他認為,“這個産值關係,不僅是一種思想的問題,還要解決手段問題,還要解決方法創新。我們在外國人的基礎上採取了改良、微量沉降實驗等方法,使得産量農業性狀和品質性狀的同代選擇,達到了協調提高。”沿著這個路子研製的“濟南17”,成為我國第一個年種植面積過千萬畝的品種,有效替代了進口。更重要的是,在“濟南17”以前,還沒有哪個優質麥大面積推廣過。

  2009年,趙振東團隊的十年之作“濟麥22”迎來“大考”,在山東滕州,經農業部組織實打畝産789.9公斤,刷新了我國一年兩熟制下冬小麥高産紀錄;2011年安徽省實打畝産741.7公斤,創安徽省小麥高産紀錄。該品種自2009年以來連續六年蟬聯全國冬小麥種植面積第一,成為30多年來我國年應用範圍最大的小麥品種,截至目前已累計推廣超過2億畝。

  “攀登者無高峰,挑戰永遠在前頭”

  心裏那些放不下的事兒,成為這位73歲老人的心病,“現在攔在我面前的是‘濟麥22’。”五六年來,作為中國第一大小麥品種,廣適性、産量高、農民願意種,但趙老不滿足,“現在畝産800公斤,但它的潛力是820公斤。”

  內行人知道,從畝産800公斤到820公斤,中間隔了一座山。“一是,裏面需要突破材料的選擇,哪個材料是勝過‘濟麥22’的?二是它均衡,沒有什麼很嚴重的病害,抗旱性、耐熱性還都不錯,但我們要研究,把它的一些毛病改了就能上臺階。”

  老人家在新疆爬過大天山,爬上了一個山頭,覺得前面那個山頭比這個還高,“我們這麼長時間像橡皮筋一樣拉著,經得起失敗,也經得起成功,這是我們農民的特質。”

  他覺得,攀登者無高峰,挑戰永遠在前頭。在這個黃土地上的送糧人的眼中,豐收的喜悅,永遠在明年。

  (科技日報濟南7月2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