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蛋龍化石首現贛州
- 發佈時間:2015-07-03 01:31:08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7月2日電 (記者王怡)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呂君昌研究員及其科研團隊在江西省贛州火車站的施工現場發現了來自白堊紀晚期一種新的竊蛋龍類恐龍化石,這與早先在蒙古國發現的竊蛋龍類恐龍關係密切,表明這類恐龍曾經在亞洲分佈廣泛。根據贛州發現的竊蛋龍屬的多樣性,科研人員將其命名一個新的恐龍群——贛州恐龍群。相關研究論文于2日線上發表在自然出版集團的《科學報告》上。
白堊紀時期的竊蛋龍類是一群長著羽毛的恐龍,生活在如今的亞洲和北美洲地區。這一組恐龍最小的有火雞大小,最大的有8米之高,它們的特點是頭骨短而有喙,頭頂上有時會有一個冠狀突起。新發現的竊蛋龍化石被命名為贛州華南龍,和中國南方的南雄組地層發現的其他恐龍類有明顯區別。與其他竊蛋龍類恐龍一樣,華南龍在頭骨上也有突起,但是它的下頜結構不同,研究人員認為這存在覓食策略的差異。
呂君昌及其研究團隊在系統發育分析中指出,和這種新物種親緣關係最近的恐龍是蒙古國南部南戈壁省發現的竊蛋龍類——奧氏葬火龍。雖然這兩個物種之間距離大約3000公里,但是由於它們之間的相似性,研究人員認為亞洲在中生代結束之時應該到處都有類似的棲息地,使得竊蛋龍類可以繁衍生息。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