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市場是韓中小企業機遇所在

  • 發佈時間:2015-07-03 01:31:0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日視點

  6月初,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在南韓首爾正式簽訂。南韓政府預計,未來10年中,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將使南韓國內生産總值上升0.96%,南韓消費者從中可享受到相當於146億美元的福利改善。另外,南韓中小企業將全面進軍中國市場,南韓時裝、化粧品、生活家電、高級食品等主要消費産品的對華出口有望全面擴大,韓流相關産品的出口也將進一步擴大。但從以往歷史看,南韓在與美國和加拿大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時,國會批准通過耗費了相當長的時間。

  為了了解南韓國會對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的基本立場,以及國會方面為幫助本國中小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做出什麼樣的努力,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南韓國會副議長鄭甲潤。

  鄭甲潤説:“從我個人經歷看,我本人經營與木材有關的中小企業長達30餘年,與國會裏任何人相比,都更加關注南韓中小企業的成長和發展。2008年,我開始擔任南韓大國家黨中小企業振興委員會委員長。從那時開始,我經常直接走到中小企業的工作現場中去,聽取經營者的意見和聲音,再將這些意見轉達給政府,同時在國會立法過程中反映我了解到的情況。在這個過程中,我還擔任了南韓國會法制司法委員會委員,同時也是法務部9988號法支援團成員。”9988號法于2009年1月生效,主要從三個方面為南韓中小企業提供綜合法律援助:一是中小企業法律風險管理;二是中小企業國際紛爭法律支援;三是為進軍海外市場的中小企業提供法律服務。通過南韓國會方面的努力,南韓法務部目前強化了針對中小企業的法律服務,大幅增加相關的諮詢律師人數,同時,國會還準備為中小企業進軍海外市場撥出專項預算。

  關於中韓兩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對南韓中小企業産生的影響,鄭甲潤表示,從長期來看,中韓兩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一事對兩國的企業和國民來説,都可以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自2012年5月兩國開始就自由貿易協定協商至今,兩國政府和專家不斷地通過接觸、溝通加深相互的理解。同時,南韓國會對此也進行過十分充分的討論,得出的結論是,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對於南韓中小企業來説可以成為企業成長的一個跳板。中國巨大的內需市場給南韓中小企業提供了巨大的機會。自由貿易協定帶來的部分産品關稅減免,為很多企業進軍中國市場降低了成本,同時也壓低了風險。不僅如此,逐年增加的來韓中國遊客對於在南韓本土經營的眾多領域中小企業來説也是重要的市場。目前,南韓國會為促進本國中小企業進軍中國市場並提高競爭力,不斷地進行事例研究,併為制訂相關政策做準備。同時,南韓國會還準備提供機會,讓中韓兩國的中小企業直接交流,彼此加深理解,從而讓中韓貿易更加多元化、多層次化。

  鄭甲潤表示,中韓建交頭20年裏,南韓企業主要將中國當作生産基地,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中國地方政府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生産産品銷往南韓本土和其他國際市場。但是現在,南韓企業看待中國市場主要是從消費市場這個角度,研究如何讓南韓的産品更好地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産生這些變化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了世界經濟格局的改變。面對大格局的改變,南韓的大企業通過調整組織和系統,能夠比較好地適應變化,但資本和人力等方面都處在劣勢的中小企業雖然清楚轉型的方向,卻缺乏轉型的能力。對這些中小企業來説,在中國本土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研究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需要的“沉沒成本”是相當高的。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南韓國會與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建立了韓中議會定期交流機制,鄭甲潤目前任韓方主席。他重點關注的一個工作就是讓準備或者已經進軍中國市場的南韓中小企業從國會得到信得過的資訊、法律、政策服務。鄭本人去過中國多次,能夠感受到中國政府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等問題的決心和意志。對於南韓中小企業來説,避開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經濟發達地區內過於激烈的競爭,關注中國內陸地區的開發進程,可以成為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簽訂後一個相對更好的選擇。鄭甲潤7月份將訪問中國,與韓中議會定期交流機制的中方主席見面並參加一系列活動。他希望通過此次訪問能夠為南韓中小企業進軍中國做更充分的調研,也希望南韓企業能夠為中國地區經濟平衡發展以及經濟發展品質的提高貢獻更多力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