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民營寬頻五大實惠猜想

  • 發佈時間:2015-07-02 09:31:28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專家預測,民企運營商一旦全面鋪開,一年左右其市場份額將達到10%左右。而更讓目前飽受資費昂貴和網速緩慢之苦的用戶們翹首企盼的,是那些真正意義上的實惠:上網不花錢,智慧家電享受更多特色服務,杜絕假寬頻,等等。人們更期待具備一定實力的民企能夠整合發力,從而打破國企壟斷。這些實惠能否實現?人們翹首以待。畢竟實惠程度取決於競爭到什麼程度

  蘇寧雲商、長城寬頻、網宿科技和達通網路4家民企近日收到寬頻運營商牌照,標誌著中國通信業有史以來第一次向民企徹底開放寬頻領域。對於飽受資費昂貴和網速緩慢之苦的普通寬頻用戶而言,民企進入後資費能否顯著降低?網速能否顯著提高?手機、電腦、智慧彩電等家電用戶能否享受更多特色服務?而作為民企寬頻運營商,則十分關心未來將佔有多大市場份額?國企壟斷能否打破?為此,業內專家和企業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紛紛提出各自的猜想和判斷。

  猜想實惠一:

  家庭上網不花錢?

  “民企進入後,寬頻降費、提速,這是最起碼的。”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對本報記者斷言,“至於資費降到什麼程度,速度提高到什麼程度,這要看競爭到什麼程度。就目前而言,寬頻市場仍然不飽和,各大運營商後期對用戶爭奪會更加激烈,民企寬頻增長潛力更大。”

  陸刃波認為:“家庭寬頻零資費是很有可能實現的,比如,以前看網路電視需從運營商處購買寬頻,再從家電賣場買臺智慧電視;將來直接買智慧電視就送寬頻,如同買話費送手機一樣。而且,未來很可能國企寬頻運營商面臨激烈競爭率先實行零資費。”

  中國虛擬運營商産業聯盟秘書長鄒學勇也作出預計:寬頻不要錢時代即將來臨。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長城寬頻已實施提速降價,100M雲寬頻套餐1280元/12個月;而作為國企的傳統電信運營商鮮有提及如此高速率的寬頻,且100M寬頻包年已在1800元以上。另據蘇寧通訊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寬頻服務推廣上,蘇寧將圍繞自有物業、住宅小區、商務寫字樓發展客戶,同時後期將以門店為中心,依託現有網路資源,逐步向周邊社區和樓宇滲透,以寬頻網速提升為主要途徑,通過光纖入戶,將寬頻接入能力提升到每戶20M以上。

  陸刃波認為,民企獲得寬頻運營商牌照會帶來更多競爭,同時會帶來更多新産品和服務。民企加入後肯定會在服務和價格上推出比電信、聯通和移動三大國企運營商更有吸引力的促銷,從而倒逼三大國企運營商提升現有服務,甚至寬頻價格也將會進一步降低。顯而易見,民企進入對於普及高速率寬頻接入將起到加速作用。

  猜想實惠二:

  民企運營商各推特色服務?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民企作為新進企業,如果依然延續傳統形式的服務,是很難産生競爭力的,因而要開發新産品和服務。在陸刃波看來,四大民企應結合自身特點及各自服務對象,推廣各具特色的産品和服務。比如,蘇寧的渠道很廣,可以整合其整個服務和運營,把包括手機、電腦、電視等在內的産品和服務都整合在一起,通過寬頻連接實行智慧化,繼而實現整合行銷。長城寬頻完全可以仰仗自身擁有的寬頻資源,從而發揮價格優勢。網宿科技則應發揮其獨特研發能力,大力推廣新産品和服務。

  具體説來,對於蘇寧雲商,以O2O+金融+網際網路的商業格局獲得寬頻運營商牌照之後,其實縮短了蘇寧雲商和用戶的距離,之前在大街小巷開店,現在通過寬頻進入每家每戶,打造通信物流+縮短用戶距離,蘇寧雲商本來就已經申請了行動通訊轉售業務(手機虛擬運營商),現在有了民營寬頻運營商牌照,它可以正式構建智慧生活的入口,縮短與用戶之間的距離,“買電視機、電冰箱送寬頻都是可以實現的。”

  長城寬頻長期以寬頻經營為中心,之前拿到了駐地網牌照,如今拿到了寬頻運營商牌照,從黑轉白,正式在城域網可以開始發力。網宿科技此前一直是向客戶提供內容分發與加速、伺服器託管與租用,因此它很可能提供內容增值服務而讓寬頻免費。網宿科技作為具有CDN基因的寬頻接入商,其速度和內容是法寶。網宿科技是全國第一、全球第二的CDN大戶,以內容分發+應用創新為中心,拿到牌照後,可以增強管道能力,從內容+應用服務商正式演變為正式的智慧寬頻通道運營商。

  網宿科技董事長劉成彥對本報記者表示,寬頻接入牌照獲批,是網宿社區雲戰略落地的第一步。寬頻接入服務與CDN(即內容發佈網路)平臺的連接,是在內容與用戶之間搭建了一個快速傳輸通道,讓網宿可以將計算、存儲和傳輸能力更好地下沉到家庭端,為2億多的寬頻家庭用戶提供服務。這將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網宿的前瞻佈局,將為公司的發展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網宿科技作為國內第一的CDN服務提供商,已經在中國建設了500多個CDN加速節點,服務覆蓋國內所有省市及地區。在獲得寬頻接入牌照後,網宿將打通網際網路的中間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將更加豐富的內容及應用快速傳遞給千家萬戶。

  6月15日,網宿科技發佈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6億元。募集的資金將用於社區雲、海外CDN和雲安全三大戰略項目的實施與推進。據了解,社區雲項目將投入募集資金22億元,用於搭建由內容及應用運營平臺、社區雲節點、智慧家庭終端以及配套的業務運營支撐平臺,通過連結運營商與終端用戶的分佈式雲計算網路,提供定制化服務,優化運營商頻寬利用效率,提升終端用戶網路體驗。此外,網宿獲得寬頻接入牌照後,可以整合現有內容提供商資源,幫助其將內容進行全網推廣。通過網宿CDN平臺,用戶可以輕鬆獲得海量內容。同時,網宿CDN網路能與寬頻接入業務有很好的融合,為4K超清視頻、線上互動遊戲等重度家庭端應用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並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猜想實惠三:

  假寬頻定能杜絕?

  當前,手機、電腦和智慧電視等電器最怕遇到假寬頻,但這是個無法避免的問題,陸刃波對此表示:民企進入後,定能減少甚至杜絕假寬頻現象,這是第一步。

  假寬頻是指網民使用的實際寬頻下載速率低於運營商提供的名義寬頻速率。一方面,發展寬頻接入網業務需要鋪設光纖及管道,即花費一定建設成本;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民營寬頻商被詬病“假寬頻”,雖然價格較低,但常常出現網速不達標問題,致使用戶體驗不盡如人意。民營企業獲得寬頻接入網牌照後,還需在提升用戶體驗、保證寬頻服務品質方面下一番功夫。

  目前對於假寬頻現象正在全民喊打,中國網際網路調查組織機構和數據平臺DCCI網際網路數據中心曾發佈《中國寬頻用戶調查》報告,稱“絕大部分網際網路用戶用的是‘假寬頻’”。寬頻速率分為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有些運營商提供的寬頻速率上下行速率嚴重不對等(名義速率20M的光纖,上行速率僅僅1Mbps),這樣就節省了大量的運營成本。2014年曾有媒體報道稱:“網路技術研究員劉方磊曾表示,如果是10M寬頻接入,理論上迅雷下載速度應該為1.25M/s左右。但多位使用10M寬頻的用戶表示,上七八點高峰期時只有400KB/s左右,平時基本沒有達到過理論速度,除非熬夜到半夜十二點以後。”

  不過,在陸刃波看來,在現有寬頻運營體系中,除了三大運營商一級寬頻運營商外,還有許多二級、三級寬頻運營商及小區寬頻運營商。這些二級以下運營商都是從上一級寬頻商中租用一定數量寬頻,然後再採用共用頻寬形式轉售給寬頻用戶,一些非法寬頻服務商甚至會層層轉包,由此導致宣傳網速與實際上網速度相差甚大的問題。民資進入後或可將寬頻透明化,但需有關機構監管措施到位。

  猜想實惠四:

  民企實力大定能打破國企壟斷?

  在陸刃波看來,民企進入寬頻領域之後,能否真正實現降價和提速,關鍵還得看國企運營商的壟斷地位能否打破。他認為:“民企寬頻進入通信業,一定會打破國企壟斷,首次領到牌照的這4家民企也是大企業,很有實力。”

  陸刃波所説的“實力”,既包括資金實力,也包括技術實力。實際上,民營寬頻運營商早已加大技術開發力度,比如長城寬頻母公司鵬博士電信傳媒集團擁有全國至大規模的分佈式中立數據中心集群,輻射華北、華東、華南、西南等全國各大區域;鵬博士新建數據中心建設標準達到美國ANSI TIA-942-Tier3+/4標準,遵循綠色節能的設計理念,具備高標準、高安全、高可靠等特點。同時,鵬博士2013年首推平價百兆寬頻,獲得第七屆中國通信産業榜2012-2013年度“中國寬頻行業創新獎”,該獎項表彰鵬博士作為民營運營商率先打破壟斷,為百姓提供低價位,高頻寬的産品,推動了中國寬頻行業的發展。據介紹,長城寬頻採用EPON(乙太網+無源光網路)接入方式,光纖至樓道,百兆頻寬入戶,並且上下行對稱,此外,擁有連接全國的1600G長途骨幹網為內容服務商全國部署提供數據傳輸支撐。2013年3月推出的平價50M/100M寬頻接入産品——雲寬頻,引領了高速寬頻潮流。鵬博士通過與中信網路合作獲得全國骨幹網路資源,在全國建設了20萬平方米的電信級數據中心,為“雲、管、端”一體化平臺戰略的實施創造了條件。

  不過,亦有市場觀察人士指出,民營寬頻破局難解壟斷。民營寬頻破局,市場上的競爭進一步開放,這當然是好事。但寬頻壟斷就能全面打破?未必。其實在寬頻領域,原本競爭就已經非常激烈,類似長城寬頻等小寬頻商,憑藉著低廉的價格和近乎野蠻的發展手腕獲取了大片市場份額。獲得民營寬頻商牌照,不過是錦上添花,讓其能進一步在電信、聯通等傳統寬頻運營商面前挺起腰板罷了。

  針對首批民營寬頻的誕生,鄒學勇表示,民營寬頻進入通信業,宣佈中國通信業有史以來,第一次寬頻徹底開放民資,用戶選擇寬頻的數量增多,打破寬頻壟斷地位,用戶從強制選擇寬頻到自由組合選擇寬頻。

  猜想實惠五:

  四大民企運營商將整合發力?

  民企進入寬頻後,勢必對國企構成競爭並搶佔市場份額,至於能搶佔多少,陸刃波表示:“民企最終會獲得怎樣的市場份額,這個目前還説不準,因為首批獲得牌照的這3家民企實力都很強,預計未來市場增長速度也會很快。不過可以預測的是,民企一旦全面鋪開,一年左右其市場份額將達到10%左右,因為民企推廣寬頻在技術上一點難度都沒有,關鍵看民企有沒有這樣的決心。”

  陸刃波甚至預言:“未來如果4家民企整合到一起,其實力將不得了。”不過目前還不會,因為4家民企共獲得了4張牌照,牌照資源是寶貴的,不能浪費。另外,4家企業也有各自的優勢和特色,須充分發揮才能促進市場競爭,讓用戶受益。

  就目前而言,傳統運營商仍是市場主流,其中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分別控制了南方21省、北方10省寬頻市場。鄒學勇指出,國家開放民營企業進入寬頻市場,這對降低網費、提升網速有積極促進作用。“民營企業進入之後,通過內容和應用的創新,可以貼補到寬頻費上,倒逼降低資費的改革。”

  陸刃波認為,打破傳統運營商的壟斷,雖然意味著民企運營商與傳統寬頻運營商存在競爭和相互抗衡關係,但並不意味著民企與國企運營商之間是完全的競爭和相互對抗,實際上,二者是相互相容,共榮共生關係。比如某些主流公眾網站都託管在三大國營寬頻運營商的IDC(網際網路數據中心)機房裏,即使是民營寬頻運營商擁有自己的光纖,但要接入公眾網站,也必須和傳統寬頻運營商完成互聯互通,交付網間結算費,否則他們的寬頻用戶就沒法上公眾網站。長城寬頻的寬頻用戶訪問的網站是託管在其他運營商機房裏的,這相當於用戶在A高速公路上開車,然後要切換到B高速公路上去,這之間的轉換通道如果過於狹窄,會導致車速慢下來,網速也是這個道理。

  陸刃波認為,民企進入的第一步是互聯互通,不能單獨建立系統,還要利用好現有系統。待民企市場份額增加到一定程度,實力也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後,很可能會自己搞一套系統,或通過收購和整合,獲得獨立的系統。

  (預計民企與國企在寬頻領域服務和價格的比拼競爭即將展開,本報還將繼續關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