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科技 > 正文

字號:  

工信部收網虛擬運營商黑卡 將改170非實名亂象

  • 發佈時間:2015-06-30 07: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自“黑卡”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監管部門加大了對手機卡實名制的落實。繼對三大基礎運營商整頓後,實名制大棒又打向虛擬運營商的170號卡。昨日,工信部對蝸牛移動進行了關於手機卡實名制的培訓。業內認為,虛擬運營商發展一年多以來,受困于盈利模式難,盲目追求開卡數量致使非實名卡氾濫。此次監管部門加強在技術、暗訪方面的監測及懲治,將有望改善170非實名卡橫行市場的亂象。

  線上線下違規率高

  據工信部下屬的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負責人透露,今年初工信部對已放號運營的20多家虛擬運營商進行了實名制登記的暗訪調查,發現手機卡非實名登記、違規辦理的情況普遍存在。

  其中,以蝸牛移動為例,在浙江地區,工信部抽查了該公司實體店和網廳各兩家。其中,實體店違規率為50%,而抽查的兩家線上網店違規率達到100%,網店對於客戶提供的身份資訊都沒有進行聯網核查。

  據了解,工信部對手機卡實名登記有著嚴格的管理規定,必須通過二代身份證識別設備錄入辦卡用戶本人的身份證資訊,用戶本人須提供身份證原件正反面。然而,在工信部暗訪過程中發現,不少虛擬運營商的線下實體店、線下網店均沒有做到實名登記,違規率普遍較高。

  通信研究院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今年2月暗訪的結果顯示,涉及的虛擬運營商違規率最高達到100%,最低的為國美極信通信,違規率也在25%。

  渠道養卡招致亂象

  “非實名登記現象氾濫,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虛擬運營商靠渠道養卡、盲目追求用戶數量。”一位觀察人士如是説道。

  需要指出的是,公安部門在偵辦案件時發現黑卡頻頻出現,因未實名登記給案件偵破添加了困難,正基於此,監管部門加大了對黑卡的整治力度,推進實名制登記的落地貫徹。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了解到,自去年移動轉售業務啟動,部分虛擬運營商走線上渠道吸引用戶效果不理想,為盲目追求用戶數字,便利用線下渠道養卡,即兜售給卡販子,由此滋生了非實名卡、黑卡等亂象。

  這種渠道養卡的方式其實是多年前三大運營商的玩兒法。目前開通放號的許多虛擬運營商均是輕資産企業,缺乏銷售渠道,依靠單純的線上渠道很難發展規模用戶,只好靠線下的卡商、卡販來分銷。

  渠道養卡的結果,一方面滋生了大量非實名開卡問題,另一方面則是發展了大量“三低”用戶,這意味著虛擬運營商從每個用戶身上獲得的收益很低。

  監管施壓有望好轉

  由於黑卡與非實名制的情況依然嚴峻,工信部表示將進一步進行實名制監督檢查,檢查內容主要為:是否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證原件;是否為自動錄入;提供錯誤身份資訊後是否核驗;是否按照要求張貼企業標識和代理點編號。

  值得一提的是,對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基礎運營商的實名註冊已納入到安全責任考核內容中,並以扣分的形式對運營商進行懲罰。

  除了三大運營商之外,監管部門也已開始加碼重視虛擬運營商的170號卡實名登記落地問題。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隨著虛擬運營商正式拿到移動轉售業務牌照,工信部也將會把虛擬運營商納入到扣分懲罰體系中。

  監管大棒下,虛擬運營商也意識到了實名登記的重要性,釋放出加強自查、整頓分銷渠道的信號。蝸牛移動方面主動邀請工信部進行實名制登記,同時還表示用戶辦理入網手續時,要求用戶必須提供身份證資訊照片,在管理和技術上嚴格按照規範進行操作,從用戶開通環節保障真實性,同時查漏補缺,對可能非實名認證的用戶進行補認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