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紅興隆新型秸稈還田機量産

  • 發佈時間:2015-07-02 06:33:1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陸書鑫本報記者李純

  近日,黑龍江省友誼縣紅興隆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舉辦了“4JH-168”型水稻秸稈粉碎機出廠儀式,首批20台水稻秸稈粉碎機正式投入生産使用。

  該公司技術工程師曹陽介紹,這款機型是針對水稻秸稈難以還田的問題研製的。紅興隆管理局有330萬畝稻田,目前主要採用聯合收割機自身附帶的拋撒器進行秸稈還田作業。而水稻經聯合收穫機收割脫粒,秸稈被打、碾、揉、搓後會失去硬度,由拋撒器“吐出”成鋪狀散落在稻茬上。

  由於近年來黑龍江墾區推行“黑色越冬”,即在封凍前完成對耕地的翻地、整地作業以達到播態,為來年春耕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鋪在地表的秸稈嚴重影響了翻地機車作業效率和作業品質。“現在農民都知道‘黑色越冬’對來年糧食增産的重要性,要是封凍前整地還沒整完,他們就會放荒(燒秸稈)來提高翻地機車的作業效率,造成了大氣污染。”曹陽説。

  這種新型水稻秸稈粉碎機採用定刀與焊接在刀軸滾筒上動刀相結合的形式,能夠對水稻秸稈進行二次切碎,通過分流板兩次均勻拋撒到田間,既達到秸稈還田培肥地力效果,也保證了整地工作的順利進行。該機可與30~50馬力的拖拉機懸挂配套使用,作業幅寬1.5米,拋撒幅寬4.2米,二次切碎長度小于等於80毫米,每小時作業15畝。

  “使用這款機型不用放荒也能整地了,整地時秸稈不再堵犁了。這兩年我都在10月25日前完成秋季整地,實現黑色越冬。秸稈還田後,通過測土,磷肥含量明顯增加,不僅減少了化肥使用量,單産也由不到600公斤提高到630多公斤。”紅興隆管理局寶山農場水稻種植戶王強説。

  據悉,紅興隆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從2011年開始對水稻秸稈二次切碎技術進行攻關,2013年機械研製成功。通過兩年的田間試驗,産品品質均達到或高出國家規定標準。該機型納入國家支援農業機械推廣産品目錄,享受國家農機補貼政策,4JH每台7800元,每採購一台可享受國家農機補貼1800元。

  日前,在鶴崗市江濱農場舉辦的水稻秸稈粉碎還田技術全國推廣交流會上,紅興隆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與其他3家機械製造商參加展示。通過現場作業試驗,紅興隆“4JH-168”型水稻秸稈粉碎機作業效果最好,秸稈切碎均勻、拋撒幅寬選適中,得到參會農戶的圍觀和讚賞。截止目前,紅興隆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已簽定銷售合同400余臺,達成意向2000多臺。

  紅興隆水稻秸稈二次切碎機型的推出克服了黑龍江省水稻秸稈還田的難題,切實解決秋季焚燒秸稈造成的環境污染,從而達到保護環境、培肥地力和提高秋季整地速度的效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