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眾創業,高新園區還能做些什麼?

  • 發佈時間:2015-07-02 01:31:4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新創業園地

  “大眾創業從大學生抓起,鼓勵教師成為學生的天使投資人很重要。”合肥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兵説,“這不只是錢的事,還能形成一個紐帶。老師成為天使投資人,接觸前沿創業者,有助於找準科研方向;反過來,這對新興産業的發展也有幫助。”

  日前,合肥高新區在修訂的“2+2”政策體系中提出,“高校教師作為天使投資人投資的學生(含在校學生和兩年之內的畢業生)在産業技術研究院創辦的科技型企業,可按照不超過教師現金出資額度的20%申請專項資金支援”。

  所謂“2+2”體系,是合肥高新區促進産業轉型、新興産業發展、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科技金融服務的四項政策。“高校教師創業,個人有很多顧慮不説,職務發明的牽扯太多了。在新政中,我們補進了一些內容,其中一條就是鼓勵教師成為天使投資人。這樣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李兵説,“大眾創業,高新園區還能做些什麼?體制上有障礙,我們改不了,就用機制上的變革去修補。這種主動求變的做法,有利於創業生態體系的建立。”

  補上市場缺位一環:政府出資做“天使”

  從2013年開始,合肥高新區就在醞釀一項改革。

  按照管理者的設計,在沒有獲得天使投資的科技企業中,探索研發資金股權有償退出的方式。簡單説,就是政府出資做企業的“天使投資人”。

  熊衛東,合肥高新建設投資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深知科技企業融資的痛點,“民間天使投資,一直雷聲大、雨點小。他們和其他地區一樣,更關注相對成熟的企業,對初創期企業或科研前端不願涉及”。

  這種偏好就形成了一條“無頭的投資鏈”。在熊衛東看來,“在市場缺位的地方介入,政府要做的,就是補上這一環”。

  最終,合肥高新區拿出3000萬元,成立了安徽首支政府全資的天使投資基金。

  微晶公司,兩位剛走出校門的博士,正埋頭從事石墨烯研發。“這個戰略性領域,民間資本不願介入。一年前,高新區幾經權衡,進行了天使投資。如今,企業估值已超兩億,放大效應超過30倍。”熊衛東説。

  通過政府投入,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支援科技創業。熊衛東説:“我們還設立了青年創業引導資金。高新區通過市場化運作,擬將資金規模放大至引導資金本金的5倍,並以‘債權投資+股權投資’方式扶持初始創業。”

  靈活的人才引進機制:一切為了産業發展

  “一切為了産業發展,我們採取了靈活的引人機制。”合肥工業大學智慧製造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張曉安説。

  在張曉安看來,他在的研究院就是一塊試驗田,“研究院以企業法人形式與合作團隊一起成立新公司。針對各大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員,採取市場化手段吸引人才”。

  針對名校教授“在公司裏水土不服”的擔憂,張曉安説:“我們提前約定,在企業期滿後,不想留下的,可到合肥工業大學任教。進可攻,退可守,可以打消很多人的顧慮。”

  支援各類産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創新平臺發展。新政規定,“對産業技術研究院項目落戶、平臺建設、人才引進等指標進行績效評估,根據績效評估情況,每年給予每家産業技術研究院不超過100萬元經費支援”。

  遵循“市場經濟”和“人才成長”規律,用好“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全球人力資源服務品牌前10名的企業入駐,我們給予20萬元獎勵;全國前10名入駐,給予10萬元獎勵。”合肥高新區人事勞動局綜合處處長沙溪説。

  針對具有國際一流水準、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引領産業發展並帶來重大效益的團隊,沙溪説:“依據項目品質、産業化前景和相關勞資協議,分類、分階段採取創業資助、天使投資等方式,給予總額最高3000萬元扶持。”

  向科技服務要效益:讓“新經濟”跑出“加速度”

  一家由事業單位改制的企業,正籌劃在新三板掛牌。

  “空間運營,信用評級,企業路演,事業單位做起來有局限。”合肥高新創業園管理公司副總經理王艷説,“讓政府背景的科技服務機構市場化運營,這是大勢所趨的事。”

  産業鏈、創新鏈、資本鏈、資訊鏈、政策鏈、人才鏈,在合肥高新區,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科技服務機構的影子。

  在這裡,現有技術轉移服務機構20家。截至2014年底,區內技術合同交易額62億元,比上年增長45%;已組建産業技術創新聯盟17個,截至2014年底,研發設計服務産業收入達48億元,比上年增長20%。

  今年4月,合肥高新區被科技部列入全國首批25家科技服務業試點區域之一。

  把科技服務業作為推動大眾創業的重要舉措。新政規定,“對當年新入駐合肥國家科技創新新型試點示範區,從事智慧財産權、工業設計、技術轉移、科技諮詢、檢驗檢測、科學普及等領域的科技仲介服務機構,給予其3萬元獎勵。對區內當年服務園區企業30家以上的仲介服務機構,給予其10萬元的補貼”。

  “這些錢不多,但代表了政府改革的方向。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強化服務改革,我們要持續為大眾創業清障搭臺,讓新經濟跑出加速度。”李兵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