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合肥高新區收入實現高增長

  • 發佈時間:2015-01-13 08:58:12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新春伊始,從安徽省合肥高新區傳來喜訊,2014年全區財政總收入突破110億元大關。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3.01億元,同比增長55%,其中,地方預算收入12.8億元,同比增長60%,地方收入總量和增速在四個開發區均位列第一,創歷史新高,提前一年超額實現高新區“十二五”財政收入目標。

  據了解,合肥高新區財政收入之所以能保持高速增長,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轉型升級顯效。面對複雜的宏觀經濟環境,高新區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採取多項措施,調結構,穩增長,積極培植財源,找準收入增長點,新一代電子資訊及智慧家電、新能源新材料、公共安全、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成長為支柱産業,稅基堅實,稅源豐富,稅收結構呈現主體稅種快速增長、新興産業增收明顯、三産佔比持續提升的良好態勢。2014年高新技術行業、家電行業、戰略性新興行業、生物醫藥行業稅收58億元,佔比稅收收入76%,同比增長29%。在全國財政收入總體呈現緩慢增長態勢下,高新區稅收收入實現逆勢快速健康增長。

  創新驅動增力。圍繞高新區“發展主導産業”和“支援自主創新”兩大主題,以及企業發展關鍵的“人才”“金融”兩大支撐體系建設,高新區制定了扶持産業發展“2+2”政策體系。通過政策設計,將財政資金集中投向優勢主導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以達到收縮戰線、集中使用的目的。通過政策吸引,將先進的管理團隊、經營理念、高端科技人才等要素積聚到高新區,創新能力和人才儲備有力助推産業升級轉型發展。

  財政杠桿撬動。高新區積極轉變財政支援經濟發展方式,按照“財政引導、市場主導”原則,將財政資金與社會資本相結合,創新科技金融産品,區內“創新貸”“助保貸”業務持續發力,去年新增35家企業獲得1.78億元銀行貸款支援,“天使基金”投資15個項目,完成出資7700萬元。高新區通過財政資金引導信貸、擔保、信託等金融機構,採取風險補償、集合信託、貸款貼息、保費補貼等形式多樣的財政金融産品,發揮財政資金的“酵母”和“杠桿”效應,多渠道增加對産業的投入。外部金融環境不斷優化,全區現有銀行、擔保、證券、保險、基金、創業投資等各類金融服務機構200余家,其中,基金、創投企業設立107家,創業投資、風險投資等金融資本加速集聚高新區,成為經濟發展中一股新崛起的力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