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東莞將建網際網路商業廣場

  • 發佈時間:2015-07-01 06:32:0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市場熱點

  東莞近年來誕生了一批優秀的“網際網路+”創新企業,比如“網際網路+零售+保稅”的KK館,“網際網路+生鮮果蔬”的菜蟲網,“網際網路+塑化”的盟大集團,就連實體商業莞城西城樓大街也將引入“網際網路+”元素,未來向網際網路商業廣場模式靠攏。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網際網路+”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據了解,東莞也將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支援企業積極利用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手段開展科技、管理、品牌、商業模式的全面創新,形成競爭新優勢。

  “網際網路+”是東莞商業裂變騰飛的機遇,但同時也將帶來行業洗牌風險,該如何理性看待“網際網路+”概念對商業模式的顛覆?

  “網際網路+”創業模式層出不窮

  在“網際網路+”的趨勢號召之下,東莞各行各業加速與網際網路融合。以“莞城西城樓大街”為例,該商圈運營商將借助網際網路工具,激活古老的商業街。

  據了解,圍繞迎恩門樓興建的西城樓大街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是東莞歷史最為悠久的商業街之一,由於東莞城市規劃的變遷和商業模式的急劇變化,以傳統批發零售業態為主的西城樓商業街迅速衰落,人氣大不如前。

  而此次網際網路廣場的改造,規劃用地面積4.2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在傳承原有歷史文化要素的基礎上,剔除過去傳統商業中“品牌廠商—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的長鏈條,把東莞的廠家跟消費者直接嫁接在一起,融入網際網路餐廳、休閒餐飲、書吧等業態,通過多元業態的結合打造一站式綜合性的現代化購物商業中心街,讓年輕人在這裡找到青春的感覺。

  西城門樓建設網際網路商業廣場,是要為歷史建築植入現代思維。無獨有偶,廣東現代會展管理有限公司未來也將把會展、商貿、酒店合三為一,提出用五至十年的時間,打造出會展業的阿里巴巴。目前,廣東現代會展已經與香港大型上市公司合作,成立了專業的電子商務公司,並啟動了“i+展覽服務”項目。與此同時,該公司也開始掘金大數據,將與跨國物流集團合作,組建新的資訊和買家服務部門,啟動“i+買家服務”項目。

  除了與傳統行業的結合,圍繞“網際網路+”的創業模式也層出不窮。日前,東莞本土網際網路企業廣東快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運營的東莞首家保稅體驗店啟動,該店運營原産于荷蘭、美國、南韓等十幾個國家的進口商品,涵蓋個人護理、進口零食、保健百貨等主要品類,涉及數百個品牌,4000多個品類。

  即將進駐東莞的V血拼網也將掘金大數據,在形成一個數據庫的同時,可以將虛擬交易、實體經營、購物鏈、人脈資源、金融等有機整合,然後重新編導成一張“消費期權訂單”,平臺的參與者只要做自己最專業的事情,進行資源智慧分工,最終成為一個超級的服務眾包型企業。

  整合最優資源改造傳統行業

  可見,“網際網路+”成為東莞各行各業創新商業模式裂變騰飛的機遇。就目前企業的戰略佈局來看,如果一個企業不能通過“網際網路+”,實現與個體用戶的“細胞級連接”,就如同肢體脫節,必將面臨生存挑戰。那麼,“網際網路+”真的能夠改造傳統行業嗎?

  “我們不要太神化這個概念,但也要活用這個概念。”V血拼網CEO董星圖説,東莞作為“世界工廠”,是我國製造業的翹楚,在過去幾十年中起到了榜樣的作用。可是,東莞一直付出著最辛苦的勞動卻賺取著最低廉的利潤。在網際網路的資訊時代,如果東莞還立足於低端製造的話,東莞終將會被時代所淘汰。董星圖認為,國家鼓勵“萬眾創新”,就是在喚起國人的“創造”意識,並用中國“創造”來提升中國“製造”,以達到産業快速升級。

  董星圖説,推動傳統經濟與新經濟之間的價值融合就是借助網際網路的開放性、無界性、平等性,未來的商業不僅僅是服務與消費的關係,還是構建起一個全民參與、全民分享乃至全民創業的新模式,這將是東莞商業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大背景下,實現裂變騰飛的一次機遇。

  廣東省社科院消費與市場研究中心主任王強東也在日前東莞經濟主辦的“東莞商業新模式實戰論壇”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在各行各業與“網際網路+”發展模式的選擇上,要注重功能創新、組合創新、效率創新、概念創新,通過“網際網路+”的發展模式與路徑的創新選擇,讓傳統企業實現人流、物流、資訊流的多向互動,激發並滿足人們消費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網際網路+’將促使企業去創新,而這歷來都是每一個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董星圖説,大部分人將創新理解為商品、技術、服務的創新,“這全面但也不全面,而借助網際網路工具的最優資源整合效應,對技術、資訊、市場、人際、物流等資源的共用,可以形成有效的創新數據庫。”

  “過去,企業自上而下地進行市場推廣;現在則需要基於傳感、數據,去感知每個用戶每個瞬間的位置、需求、行為,快速理解和響應每一個細胞的需求和行為,甚至和每一個不同的人進行情感交流,産生共鳴。”董星圖説,這就是“網際網路+”給各行各業帶來的創新信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