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蘇寧以網際網路再造商業模式説起

  • 發佈時間:2015-05-22 08:57: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傳統製造業要想掙脫困境,不僅需要在新技術和新産品上得以突破,更重要的是,要琢磨商業模式。過去的商業模式是否成本太高?是否局限太大?假如引入網際網路,再造自身的商業模式,是否能引來質變?這才是當下的企業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個行業中進入的企業數量多了,競爭自然激勵。結果就是單個企業很難獲得超額利潤,只能得到平均回報。我國製造業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達到盈利頂峰,邊際回報率挺高,但此後逐年下降,甚至落到個位數。所以製造業憋屈啊。競爭是好事,但對企業也是挑戰。企業固守原有的思路,只會走進死衚同。辦企業不容易,得時時想著玩新花樣才行。可惜,很多企業把玩新花樣當作玩概念,一會走地産路線,一會追資源風格,看著新經濟好,立馬轉向網際網路。殊不知創新並不是在於概念如何新穎,而是在於利潤創造機制與過去不同。但有幾個企業能認識清楚呢?

  蘇寧電器現在改名叫蘇寧雲商了。剛開始的時候,蘇寧辦了個電器大賣場,做得不錯,準備上市。但許多做企業的和做金融的都説了,這算啥?不就是個電器超市麼?甚至一些專家學者也表示輕蔑。所以蘇寧上市時,股票也沒有受到太多關注。但隨著蘇寧的不斷發展,人們突然發現,就這麼個普通的電器大賣場業績具有持續的爆發力!蘇寧之所以能成長為當時的中小企業明星,關鍵在於其創新力。電器大賣場有創新?按傳統思維,創新該是新技術和新産品才對。但對企業來説,商業模式有時候比新技術和新産品更重要,而蘇寧正是走了商業模式創新的道路。當時蘇寧的最大優勢在於,其商場是可複製的,通過不斷複製,很容易達到規模經濟,從而實現平均成本長期內下降,相應報酬就遞增了。

  蘇寧為何能做到報酬遞增?很簡單,因為蘇寧在商業模式上運用了網路化思維。網路化未必是網際網路,固網也是網。物流就是網路企業。蘇寧不停複製其分店,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銷售網路,從而能以低價銷售相關産品。生産企業開門店是很難做到這種網路化的,這就是生産企業當時依賴蘇寧的緣由。進入蘇寧的銷售網路,意味著可向更大的地域空間銷售其産品。這就是商業模式的魅力,而蘇寧的商業模式核心就在於網路化。

  從經濟學角度看,網路化有兩個很關鍵的特點,一個是報酬遞增,也就是説賣得越多,成本越低,回報越多,並且回報以遞增的速度增長;另一個是網路外部性,網路會向外延伸,吸納前者客戶,比如你去找飯館吃飯,總希望找個人多的飯館,心理上覺得人多的飯館應該比較受歡迎,問題在於當你看到某個飯館人多時,先前聚集的人未必是經過飯菜對比後的選擇,而很可能是偶然選擇的結果,但網路效應會形成從眾行為,通過人氣讓更多潛在客戶趨之若鶩。所有具備網路特徵的行業都有這兩個關鍵特徵,而這是蘇寧這類企業得以快速成長的根源。

  當然,固網也有其天生的局限性。當你把所有地域空間都利用完後,發現沒什麼可以利用的了。這時就達到了某種極限。也就是説,固網存在一個邊界。這個邊界取決於兩個影響因素,一個是地域空間自身的邊界,比如蘇寧再想開分店,不可能開到深山老林,只能在人口聚集區開;另一個是消費者群的邊界,網路外部性得以出現,是因為有眾多的潛在消費者,假如是消費者分佈稀薄,網路外部性也就無法達成。你去一個人口稀少的地方開電器大賣場,肯定不划算。現在很多城市熱衷修地鐵,地鐵同樣是網路化的,對乘客密度有要求。假如一個城市人口集中度不高,修地鐵就是勞民傷財的事。網路需要符合自身的規律,這也是蘇寧經過快速發展之後,陷入困境的原因。蘇寧其後的轉型,也是因為試圖脫離既定的固網。

  誰給蘇寧帶來了轉型的啟發?眾所週知,是京東。京東本質上和蘇寧類似,都是貨物大賣場,但京東和蘇寧的本質區別在於,蘇寧是固網模式,而京東是網際網路模式。同樣都是網路,當然網路行業的兩個關鍵特徵都具備。但相比較固網而言,網際網路最大的好處在於可以突破地域空間的限制,通過網際網路可跨越地域空間,從而克服了固網的地域邊界。同時,也因為網際網路的這種跨域,原本人口密度不高的地方也能得以覆蓋。只要有網際網路,只要消費者能上網,那麼就可通過網際網路聚集起來,這樣,即使原先密度很低的區域,通過這種網路聚集,也會迅速變得密度很高,這就確保了網路外部性的要求。因此,網際網路突破了固網的局限,更容易實現報酬遞增。這就是京東迅速崛起的秘密。很多人認為京東的成功得益於獨特的物流設計,其實這只是一部分,而且不是本質的部分。真正本質的部分是,京東通過網際網路把零散的消費者聚整合密度極高的消費者群,從而把網路外部性內部化,獲得了報酬遞增。

  現在蘇寧也開始運用網際網路來再次創新其商業模式了。雖然京東的競爭壓力使得其難以像早期那樣所向無敵,但至少這種面對競爭壓力所做出的快捷反應是值得其他企業學習的。我國傳統製造業要想掙脫困境,不僅需要在新技術和新産品上得以突破,更重要的是,要琢磨商業模式。過去的商業模式是否成本太高?是否局限太大?假如引入網際網路,再造自身的商業模式,是否能引來質變?這才是當下的企業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