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搭建創新成果産業化“鵲橋”
- 發佈時間:2015-07-01 06:27:51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當下,一邊是企業對創新的強烈渴望,一邊是大量科研成果“待字閨中”。誰來充當産學研合作的“紅娘”?誰來為科研成果插上産業的翅膀?在福建省,一個經歷13年磨礪的産學研合作和科技項目轉化平臺正在成為創新成果産業化的“鵲橋”。
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6·18”展會)創始於2003年,是國內唯一以産學研合作和科技創新項目轉化為主題的展會。每年,近萬個科技創新項目在這裡進行展示和交易。
第一次參加展會的人,一定會被琳瑯滿目、包羅萬象的新産品、新技術、新思維所震撼:這裡有以智慧製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所取得的新成果,有通過移動機器人實現互聯互通的“未來互聯工廠”,也有以“家服·讓生活更美好——走進智慧家政”為主題的科技含量高、有市場潛力的優質産品。
今年的“6·18”展會,總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5大展區被一個個特色各異的創新項目所覆蓋:專業展區設置了機械裝備、電子資訊、節能環保和迴圈經濟、現代農業4個專業館;綜合展區包括了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澳門科技成果等12個展館以及福建各設區市展館;首次設置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展區重點展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先進實用技術和項目産品等;虛擬研究院展區展示了網路協同平臺的功能和5個産業技術分院開展協同創新成果等;金融服務展區則涵蓋了服務於科技創新的金融産品。
“5天展會參會人數達25.5萬人次、對接合同項目2515項、總投資567億元。”展會組委會提供的一組數據給本屆展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中國環境科技研究院院士劉鴻亮帶來的“生態環境修復工程”是一個兼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成熟項目,被來自福建大田縣的威斯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相中並簽署了2.7億元的合作大單。公司負責人説,項目實施後預計可實現年收入6億元、利稅1億元,還能較好地解決城鄉垃圾無害化處理難題。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中心研發的“以草代木”菌草成果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5家企業在展會上與其簽約,創辦菌草産業發展示範基地,國內示範基地數量近40家。
展會終有落幕時。為了打造永不落幕的創新成果交易平臺,鼓勵和推動科技創新,2014年以來,由福建省發改委推動設立的“6·18虛擬研究院”建設快速推進,一個完全開放、突破界限、跨越時空限制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的新型服務平臺逐漸形成。研究院負責人告訴《經濟日報》記者,目前已建成專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4個數據庫和網上展廳、網上線上對接、網上技術交易、專家預約洽談等系統,國內89所高校、33個科研院所、499位高層次專家、10家院士工作站入駐平臺。這意味著供需雙方可以隨時隨地實現網上對接和諮詢。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