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低油價考驗中國對外投資

  • 發佈時間:2015-06-30 15:31:3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張日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際油價自2014年以來已下跌超過50%,如此大幅降價,對中國在國外能源領域的投資來説是個不小的考驗。《華爾街日報》評論稱,過去20年,中國經濟迅速壯大,為保證能源安全,中國對外投資及貸款額不斷增長,但隨著國際原油價格暴跌,這些投資前途未卜。

  文章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向委內瑞拉貸款額達370億美元,以確保委向中國供應數百萬桶原油,但委目前正在國際油價下跌的泥潭中掙扎,履行還貸及供應原油的義務陷入困境。

  文章表示,除拉美外,中國還對非洲和亞洲的自然資源投入大筆資金。

  油價跌跌難休

  自2014年6月以來,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尤其是11月27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作出不減産決定後,國際油價更是出現了10%以上的暴跌。今年1月8日,紐約原油、布倫特原油價格分別跌至48.49美元/桶、50.96美元/桶,比2014年最高點下跌了50%以上,創下近5年來的最低點。截至發稿時,紐約原油期貨價格收于59.7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于63.2美元/桶。

  商務部研究院重要商品研究預測中心副研究員童莉霞表示,近期油價低迷、震蕩的走勢仍將延續,原因主要是市場供大於求。

  童莉霞分析道,首先,中國等新興國家的經濟處於調整期,對原油的需求減少。今年5月,中國原油進口量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1%,為2013年11月以來最大降幅;南韓因中東呼吸綜合徵經濟動力減弱,需求減少。而美國等國受益於“頁巖氣革命”降低了對石油的需求。其次,國際能源署發佈的數據顯示,OPEC成員國不僅沒有減産,其日産量還比需求量多出200萬桶;2015年非OPEC成員國的日産量增幅預期上調20萬桶,石油的供給量不減反增。再次,美元走強也打壓油價回調。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表示,國際油價下跌將會持續,全球石油供過於求的局面將至少持續到2017年。

  對投資有利有弊

  《華爾街日報》刊文指出,目前委內瑞拉平均每天向中國出口60萬桶原油,約一半用於還貸。而國際油價自2014年以來暴跌,加上近期委玻利瓦爾不斷貶值,信用評級被下調,10年期美元債券價格暴跌,委國內消費品嚴重短缺,這些都增大了委還貸的壓力。

  文章表示,近期中國已延長了委的還貸期限,允許委供應低於協議數量的原油,同時允許委以本國玻利瓦爾貨幣償還貸款。

  資料顯示,2015年1月,中國同意向委投資200億美元幫助其走出困境,並計劃進一步擴大自2007年開始實施的石油換貸款項目。

  不過,委內瑞拉只是中國對外投資地之一,中國對其他國家及地區的能源投資恐怕也存在隱患。

  宋智晨指出,油價下跌對中國對外投資會産生威脅,但也會産生積極影響。一方面,油價下跌可能導致中國在拉美、亞洲以及非洲等地區的投資延期收回或無法收回,對中國對外投資造成威脅;另一方面,油價下跌也為中國石油企業對海外石油資産的收購或並購産生了積極影響。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中心劉滿平也表示,國際油價下跌對中國有利有弊,利大於弊。一方面,油價下跌利於促進中國經濟增長,降低企業和居民成本,減輕通脹壓力,增加石油戰略儲備,提高國際原油市場定價話語權,併為能源價格改革提供操作空間;另一方面,油價下跌將進一步強化國內通縮預期,不利於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和環境污染治理,且不利於能源行業的擴大再投資以及新能源煤化工等石油替代産業的發展。

  以監管降風險

  童莉霞表示,油價暴跌使中國的海外投資項目暴露在巨大的市場風險下,一些中國企業在金融危機爆發前進行海外能源投資時,對盈虧收益點的測算偏向樂觀,從而可能受到損失。她建議,企業要加強對海外石油投資項目的評估和管控,政府應加強對投資的風險監管,可設定第三方機構來監管投資,並設立風險基金及保險制度,儘量降低企業的投資風險。

  宋智晨認為可以從幾個方面加強對外投資的安全保障。首先,中國政府利用友好外交手段使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過程中避免或減少政治風險損失;其次,建立法律保護、商業合作在內的常規性保障機制;再次,採取金融風險預判、保值條款等多種措施預防匯率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