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加強貨幣和財政政策協調合作

  • 發佈時間:2015-06-30 06:20:3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日內瓦電 記者陳建報道:國際清算銀行近日發佈年度報告稱,當前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超低利率時期,掩蓋了全球經濟的深層次缺陷,並可能引發新一輪國際金融危機。該行呼籲各國改進貨幣和財政政策,並加強相互間的國際協調合作。

  該行行長海梅·卡魯阿納説,過去一年,全球市場出現的“最反常”變化就是各國長期利率的迅速下降,有些市場的利率甚至已經跌至負利率區間。低利率現狀“既非不可避免,也不意味著新平衡的出現”,可能恰恰反映出目前各國在應對金融市場變化時所採取的政策容易産生弊端。

  根據報告,當前全球面臨經濟發展不平衡、債務負擔和金融風險過高、生産力發展放緩、宏觀經濟政策操作空間過小等一系列問題。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的7年時間裏,異乎尋常的低利率仍在持續,反映了更大範圍的經濟低迷。相對於任何基期而言,全球利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維持在極低水準,是全球存在經濟隱憂的突出表現。過去被認為是“不可想像”的風險,正逐漸成為常規,對未來全球經濟的穩定構成明顯威脅。

  報告指出,在全球範圍內,無論以何種標準來衡量,名義利率或經通脹調整後的利率,在相當長時間裏一直保持相當低的水準。持續的低利率與其説是解決方案,不如説其本身就是問題。其結果是:太多的債務、太少的增長和過低的利率。一言以蔽之,低利率帶來更低利率,並助推金融市場的高風險活動,而實體經濟依然資金匱乏。長此以往,低利率將阻礙理性的投資決策、延遲必要的調整,弱化經濟活動和金融領域的發展。

  該行舉例稱,從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全球債市平均發行了大約2萬億美元的負收益率長期主權債券,發行者大多為歐元區主權國家。負收益率意味著,投資者需要付費才能獲得持有政府債券的“特權”。

  該行呼籲各國央行,從嚴重依賴貨幣政策回歸到更為常規的手段。報告認為,超低利率是復蘇乏力的“最可見症狀”,它生動地提醒人們,為促進增長,貨幣政策已經不堪重負。中央銀行印製鈔票、保持較低借貸成本的意願,貨幣政策承擔了太多重任,政府需要更多地關注結構性改革,來確保可持續增長。

  該行指出,目前各國實施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傾向於過度重視本國內部的短期經濟目標和通貨膨脹率,忽略了全球化背景下由此可能産生更大範圍的長期金融風險;而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又會促使一國內部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傳導並影響到其他國家,可能放大潛在的金融風險。卡魯阿納説,金融危機發生7年之後,各國財政和貨幣政策仍然保持高度的不平衡,仍然過度依賴貨幣刺激政策,忽略了結構性改革。

  報告建議,各國應改進現有國內和國際政策體系,致力於將短期宏觀經濟措施調整為中長期戰略,將過度重視國內短期經濟和通脹目標調整為制定更加符合國際金融體系需要的長期金融方案,並意識到各國政策並非獨立運作而是相互作用這一事實的重要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