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廳省扶貧辦關於精準扶貧教育支援計劃的實施方案
- 發佈時間:2015-06-30 05:33:35 來源:甘肅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省教育廳省扶貧辦關於精準扶貧教育支援計劃的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提高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的整體水準,更好發揮教育在推進精準扶貧中的重要作用,特製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從2015年起,按照定點、定向的原則,對接建檔立卡的貧困村、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努力構建到村、到戶、到人的教育精準扶貧體系,落實多元扶持與資助政策,加強農村貧困家庭學生技能教育和綜合素質培養,實施教育強民、技能富民的精準扶貧舉措,促進貧困家庭從根本上脫貧致富。
(一)學前教育:重點推進學前教育資源向貧困地區行政村延伸,到2017年,在全省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有實際需求的貧困村依託小學新建、改擴建幼兒園,使貧困地區農村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70%,按標準配齊配足幼兒教師,配備玩教具、保教和生活設施設備,優先實現革命老區、藏區有需求的貧困村幼兒園全覆蓋。到2020年,實現全省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有實際需求的貧困村幼兒園全覆蓋,保障貧困家庭適齡幼兒接受學前教育。對接受學前教育的貧困家庭子女免收保教費。
(二)義務教育:改善貧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到2017年,使貧困地區農村學校教室、桌椅、圖書、運動場地等教學設施設備滿足基本教學需要,宿舍、床位、廁所、食堂、飲水等基本滿足生活需要;到2020年,全面完成“改薄”任務,使貧困地區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全部達到義務教育學校的辦學標準。
(三)職業教育:擴大職業教育辦學規模,推進職業教育資源進一步向貧困地區、貧困家庭傾斜。到2017年,加大職業教育免費力度,提高中職助學金標準,每年有約8萬名貧困家庭中職學生和約4.6萬名貧困家庭高職(專科)學生接受免費職業教育。貧困家庭初中畢業生進入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的比例大體相當。逐步打通中高職有機銜接的上升通道,面向就讀中職的貧困家庭學生加大高職單獨招生和註冊入學的比例,擴大貧困家庭學生進入職業院校的覆蓋面。到2020年,在每個市(州)重點辦好1—2所中等職業學校,每個縣(市、區)重點建設1所有特色的職業技術學校(職教中心),優先實現貧困縣(市、區)中等職業學校貧困家庭畢業生接受專科層次職業教育比例不低於40%,通過多種途徑確保貧困家庭的適齡學生進入職業院校學習,掌握專業技能,提高脫貧致富能力。
二、主要措施
(一)擴大貧困家庭子女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機會
1.擴大貧困地區農村學前教育資源。按照有利於利用小學富餘校舍和師資、有利於幼兒方便就近入園、有利於鄉鎮分級管理、有利於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原則,依據《甘肅省農村幼兒園基本辦園標準(試行)》,依託小學在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有實際需求的貧困村新建、改擴建幼兒園,滿足貧困家庭適齡幼兒入園需求,著力解決貧困地區農村幼兒“無園上”的問題。
2.加大貧困地區學前教育免費力度,按照每生每學年1000元的標準,免除貧困家庭幼兒在當地接受學前教育的保教費。所需資金由省財政和市縣財政按6:4比例分擔。
3.加大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的財政投入力度,全面改善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
4.辦好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的行政村教學點,保障貧困地區農村兒童就近入學。
5.加強教育資訊化建設步伐。到2017年,寬頻網路覆蓋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所有中小學和教學點,“班班通”建設覆蓋所有班級,讓貧困地區學生享受到優質數字教育資源。
6.以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為重點,所有貧困家庭中職學生享受免學費政策,按每生每學年2000元標準發放助學金,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帶動家庭脫貧。實施好藏區“9+3”中職免費教育項目。
7.對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進入省內高職院校的貧困家庭學生免除學費和書本費,所需資金由省財政和生源地市縣財政按6:4分擔。為貧困家庭考入高職(專科)、本科院校的學生每生每學年解決不超過8000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由政府貼息,並提供勤工儉學機會。
(二)精準對接貧困家庭脫貧需要和貧困地區發展需求開展招生扶貧
8.積極爭取國家部委所屬高校和外省省屬重點高校面向貧困地區的專項招生計劃。省屬高校貧困地區專項招生計劃、革命老區專項招生計劃、地方高校農村生源專項招生計劃精準到縣,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貧困家庭子女。
9.實施省內高職(專科)院校在貧困縣單獨測試和中職應屆畢業生推薦直升招生計劃。擴大高職自主招生院校範圍,確保自主招生院校50%的自主招生計劃面向省內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實施分縣定向單獨測試招生,對於貧困家庭的子女單獨劃線、單獨錄取。實施中職應屆畢業生推薦直升招生計劃時,將高職院校不低於30%的年度招生計劃用於推薦直升招生並向貧困家庭子女傾斜。
10.積極支援省屬醫學院校加大定向培養農村全科醫生的力度,每年面向貧困縣安排300名招生計劃,專門用於貧困地區鄉村全科醫生定向培養,相關專業招生計劃向貧困家庭子女傾斜。依託蘭州大學、省中醫藥大學實施好每年450名的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項目。依託省內外醫學院校,每年安排700名計劃,組織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的鄉村醫生接受全科醫生培訓。
(三)強化對貧困地區教師隊伍培養培訓的政策支援
11.落實國家《鄉村教師支援計劃(2015—2020年)》有關要求,對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的鄉村學校教師在職稱評聘、培訓進修、評優提職等方面進行傾斜。鼓勵退休教師到貧困地區鄉村幼兒園、中小學開展支教。逐年解決貧困地區農村幼兒園教師編制問題,防止新的代課教師群體出現。
12.通過定向培養、精準招錄、在職培訓、專題研修、對口支援、實習支教等,每年為藏區培養、培訓和補充中小學和幼兒園雙語教師。每年選派400名省內高校優秀大學生以“頂崗實習”形式赴藏區開展為期半年的雙語教學支教活動。
13.向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鄉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發放生活補助。
14.按照省、市、縣3:3:3的原則,為貧困地區農村幼兒園每班配備2名專任教師、1名保育員。探索中高職一體化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模式,逐步形成以本專科為主、中高職為輔、各學歷層次相銜接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體系。省內中高職院校和普通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瞄準貧困地區農村幼兒園教師短缺現狀,定向培養農村幼兒園教師。
15.“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每年培訓貧困地區600名幼兒園園長和3000名教師。每年組織500名鄉鎮中心幼兒園教師到貧困地區小學附設幼兒園及教學點巡迴支教。加大對革命老區、藏區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傾斜支援力度。
16.合理配置教師資源,保證城鄉教師、校長合理流動。每年選派200名城市中小學校長,到貧困地區農村學校開展不少於1學期的挂職。每年選派1400名城市優秀教師,到邊遠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農村學校,開展不少於1年的支教。
17.加大貧困地區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力度。中職專業骨幹教師國家級、省級培訓項目向貧困地區職業學校傾斜,每年安排100名涉農專業教師參加國家級和省級培訓。每年選派100名省屬學校教師到貧困地區職業學校挂職,100名貧困地區職業學校教師到省屬學校挂職;每年對100名貧困地區職業學校校長、300名貧困地區職業學校專職教師開展專項培訓,使有實踐經驗的專兼職教師佔專業教師比例的60%以上。
(四)著力推動貧困地區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與勞動力轉移
18.開工建設蘭州新區職教園區。進一步加快進度,建成一批社會有需求、辦學有品質、就業有保障的特色專業,建設面向全省特別是貧困地區學生的公共實訓基地,最大範圍吸納貧困家庭學生接受職業教育,加快貧困地區技術技能人才培訓和勞動力轉移。
19.圍繞六盤山片區、秦巴山片區、藏區“三大片區”,以市(州)為單位,建設一批區域性的、大型開放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滿足貧困地區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提高脫貧致富能力。
20.按照“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産業培育要求,在貧困地區縣級職教中心開辦涉農專業教學點,全省形成以8所“農”字頭職業院校為龍頭、80所縣級職教中心涉農專業教學點為補充的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網路,每年開展城鄉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創業培訓和勞務品牌培訓20萬人(次)以上,實現“輸出一人、脫貧一戶”。
21.以5所“農”字頭中等職業學校和3所農林類高等職業院校、30個涉農專業點為主體,構建覆蓋全省、服務完善的現代職業農民教育網路。依託農業高等學校、職業院校組建現代農業職教集團,完善中高職貫通培養方案,培養多層次農業技術人才,參與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創建10個左右的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發展示範縣(市、區)。
22.整合甘南藏族自治州中等職業教育資源,加大對甘南州中等職業學校建設的支援力度,確保2017年9月建成並投入使用。
23.從2015年起,每年組織6萬名以上貧困家庭的“兩後生”接受免費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20萬名以上青壯年勞動力接受職業技能培訓。
三、責任分工
(一)省教育廳根據貧困地區教育發展情況和貧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情況,負責制定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等方面精準扶貧工作方案,科學制定扶持和資助政策,統籌各方教育資源,著力改善辦學條件,努力提升辦學品質。
省發改委將貧困地區農村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發展納入全省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積極爭取中央支援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的各類政策和資金支援。
省財政廳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協調落實中央支援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專項資金,統籌相關財政資金,努力加大財政投入。
省編辦、省人社廳負責貧困地區農村幼兒園、中小學師資配備工作,力爭將“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優秀師資補充到農村幼兒園和中小學,落實好教師職稱晉陞和待遇保障政策。
(二)各市(州)有關部門要按照“省負總責、市級推進、縣抓落實、扶持到校、資助到生”的教育扶貧工作要求,切實把精準教育扶貧納入市(州)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總體規劃,建立任務臺賬,細化工作職責,挂圖精準作業,根據各級各類教育特點,規劃、落實好項目、資金,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
(三)各貧困縣(市、區)有關部門負責各類教育扶貧項目的實施。堅持“節儉、安全、實用、夠用”的原則,詳細清查辦學條件現狀,核實辦學條件缺口,一一列出清單。按照項目規劃和政策要求,落實各類教育扶貧項目建設資金使用主體責任,確保各類教育扶貧資金及時、足額到位,把好項目建設品質和項目資金使用關,避免重復建設、超標準建設。
四、完成時限
學前教育:2015年至2016年,實現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學前教育覆蓋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2017年,實現革命老區和藏區農村幼兒園全覆蓋,幼兒保教人員滿足基本需求;到2020年,實現貧困地區貧困村幼兒園全覆蓋,保教設備、師資配備到位,幼兒園保教活動正常開展。
義務教育:到2017年,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貧困鄉村義務教育學校,特別是革命老區、藏區義務教育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到2020年,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義務教育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生活設施設備和教學儀器設備配備任務全面完成,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的目標。
職業教育:到2017年,貧困家庭子女接受中職、高職(專科)教育全部免費,接受免費職業教育的貧困家庭子女規模達到12.6萬。到2020年,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55%的貧困家庭適齡學生都能進入職業院校學習,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職業院校(職教中心)職業技能培訓能力適應貧困地區技能型人才培訓需求。
五、檢查驗收
(一)建立定期檢查制度。省、市(州)定期檢查各貧困縣(市、區)各類教育項目實施情況。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等部門每半年對各市(州)、貧困縣(市、區)教育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抽查,重點是資金使用、項目進展、工程品質等情況。
(二)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縣級政府對教育獎補資金實行專賬管理、專款專用。專項資金實行“誰使用、誰負責”的責任追究機制。重點強化預算管理、審計監督,對弄虛作假、套取騙取或違規使用獎補資金的,一經查實,追回資金,並予以通報,情節嚴重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追究與處理。
(三)建立資訊公開制度。各級政府按照財政預算公開的總體要求做好資訊公開工作。縣級教育部門通過當地媒體、部門網站等方式,向社會公示教育發展年度資金安排、工作進展等情況。
(四)建立績效評價制度。聘請具備資質的第三方組織對項目開工完工率、項目管理水準、資金落實情況、資金支出情況、財務管理狀況、資源配置與使用效率等進行績效評價,及時客觀反映貧困狀況、變化趨勢和教育扶貧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