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媒憂心高超音速武器井噴:中國導彈能扭轉乾坤

  • 發佈時間:2015-06-29 10:5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美媒憂心高超音速武器井噴:中國導彈能扭轉乾坤

  

  資料圖片:美國國防部研發的高超音速飛行器HTV-2構想圖。

  核心提示:中國存在這一擔憂主要是因為,美國具有核優勢,而這一優勢在與彈道導彈防禦和常規快速全球打擊技術所賦予的常規先發制人打擊能力相結合後,令中國的報復能力面臨危險。

  參考消息網6月29日報道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6月28日發表題為《高超音速導彈如何將美國和中國推向戰爭》的文章,作者為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太平洋論壇客座研究員埃萊妮·G·埃克梅克奇奧盧,全文編譯如下:

  高超音速武器能夠達到5倍音速以上的速度,是最新型的精確制導彈藥。這類武器是遠端打擊武器系統這一更龐大家族中的一員。

  在美國,研發高超音速武器的背景是,希望發展常規快速全球打擊技術——官員們通常將之定義為“能夠在一小時內擊中世界任何地區的目標的高精確常規武器”的技術。除美國外,中國和俄羅斯等國也在秘密研發這一大有前途的技術。對於俄羅斯人或中國人已經到達何種研究階段,我們幾乎一無所知。

  然而,從中國兩次試驗相隔時間很短這一事實顯然可見,中國強調快速研發而且重視這種新武器對中國的戰略價值。較短程高超音速武器似乎是一種較為可行的技術,而全球射程武器則是一個遠不能達到的目標。然而,各國均對這兩種武器進行大量投資,其作戰能力看上去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就中國而言,美國在彈道導彈防禦以及常規快速全球打擊方面的政策以及投資導致了認知差距,加劇了對美國試圖遏制中國的擔憂。一些中國專家認為,中國感到擔憂的背後,隱藏著若干主要原因:核武庫規模一直以來較小以及成問題的第二次打擊能力。中國專家特別談到了中國受到美國脅迫這一前景。中國存在這一擔憂主要是因為,美國具有核優勢,而這一優勢在與彈道導彈防禦和常規快速全球打擊技術所賦予的常規先發制人打擊能力相結合後,令中國的報復能力面臨危險。

  在奧巴馬總統的布拉格演講以及發佈2010年《核態勢評估》報告後,中國人的擔憂驟然加劇。中國認為,美國減輕對核武器的依賴等同於增強對常規武器(尤其是常規快速全球打擊武器)的依賴,而在常規武器方面,美國具有無可否認的優勢。因此,中國人認為,奧巴馬總統對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的展望是一個旨在遏制中國崛起的陷阱。

  至於中國研發高超音速武器,主要是受穿透美國彈道導彈防禦這一目標驅動。對中國而言,將發生地區衝突時試圖進入戰區的部隊作為打擊目標的高超音速武器,能夠打破美國在進攻(常規快速全球打擊)系統和防禦(彈道導彈防禦)系統這兩方面的優勢。2010年底,中國人測試了攜帶一枚機動式彈頭、射程約為1500公里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令大多數美國專家和高層軍官感到震驚。學者們稱這種導彈能扭轉乾坤,將對地區戰略和外交態勢産生深遠影響。據2049計劃研究所的一篇報告稱,顯然,這種導彈的任務是打擊航母,除此之外,這種導彈的極端重要性還在於,它是中國從彈道技術邁向高超音速武器和常規快速全球打擊能力的跳板。中國于2014年1月和8月對WU-14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進行了測試。關注中國武裝部隊現代化問題的專家強調,考慮到這兩次測試間隔時間很短,表明中國十分重視高超音速技術。

  在討論了高超音速武器研發的驅動因素後,關於這些武器在作戰層面和戰略層面的影響力的問題仍有待解答。在搶佔主動權和對在敵方戰爭努力中處於核心地位的關鍵點實施外科手術式精確打擊方面,雙方似乎都試圖以高超音速武器為手段。在戰術層面出奇制勝以及通過發動反衛星武器進攻先發制人,破壞敵方指揮自動化系統,似乎是高超音速武器可以執行的任務。因此,高超音速武器能夠在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以及反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中成為有價值的補充。

  如果東亞局勢不滑向赫爾曼·卡恩所稱的“雙邊升級局勢”,這兩種戰略觀念都將基於牢固之地。在上述局勢下,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理由充分地聲稱,本國能夠取得升級主宰權——即能夠可信地抵消敵方以進一步升級作為對此前行為的回應的努力。儘管軍事計劃制訂者普遍傾向於選擇直接升級戰略,但在美中發生衝突這一前景中,此種事先確定的僵硬戰略路徑也許會産生有害影響,迫使雙方進入一場原本可以避免的激烈升級的衝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