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獨腳村醫 拄拐出診走了20萬里

  • 發佈時間:2015-06-27 02:35:07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成都榜樣

  主題活動網頁:http://by.chengdu.cn

  推薦熱線:成都文明熱線96110

  監督電話:61887874

  自小因病失去左腿,龍泉驛區山泉鎮紅花村的陳永根卻堅定了為別人守護健康的決心,30多年來,他一瘸一拐走在出診的路上,大山最深處鑲滿了他一深一淺的腳印。村民們幫他算了一筆賬,像他這樣天天出診行走,紅花村村民居住分散,動輒就要走上幾裏十幾裏,他每月可能要走約500里,30多年來,至少走了20萬里。

  自己失去左腿

  想讓他人擁有健康

  52年前,陳永根出生於紅花村一個普通的農家。因為患有脫骨症,還不到2歲,陳永根永遠失去了左腿,一直與拐杖相伴。

  “自己沒了腿,沒了健康,但是要通過努力,讓更多的人擁有健康。”初中畢業以後,陳永根來到龍泉衛校學習中醫,從那時起,他便立志成為一名醫生。1978年,陳永根來到柏合鎮長松村衛生所,成為那裏的一名實習醫生。在衛生所裏,他向一位老中醫拜師學藝,學到了很多。兩年後,陳永根被安排到山泉鎮紅花村衛生站,開始獨立行醫,在這裡一幹就是36年。

  從一個只有10平方米的泥瓦房到如今幾十平方米標準化衛生站,醫療條件在不斷完善,唯一不變的就是醫生陳永根,他每天拄著拐杖,從3里外的家來衛生站上班,風雨無阻。

  出診全靠走路

  拐杖一年換一根

  去年冬天的一個夜晚,龍泉山大雪紛飛,陳永根突然接到電話,80歲的傅成芳老人肺氣腫復發。他二話沒説,抓起電筒,一瘸一拐地走向冰冷漆黑的寒夜。走到半路,不小心一腳踩空,如果不是被樹樁擋住,將跌下深深的山溝。淩晨3點過,陳永根終於趕到患者家中。看見陳永根額頭的血斑和滿身的雪渣,患者一家人被感動得不能言語。

  36年來,陳永根的拐杖每年都得換一根,他一遍又一遍地出診、走訪,用殘疾的雙腿丈量崎嶇的山路,有多少次摔倒在風雨中,他早已記不清了。在紅花村,65歲以上的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重點關注”人群有282人,這部分人群需要定時到府走訪。村裏的路雖然修好了,但對無法騎摩托車的陳永根來説,每家每戶都還得靠他一步步走。

  捨不得鄉親們

  紮根大山服務大家

  36年來,陳永根不是沒有機會走出大山。2006年8月,龍泉驛區一傢俬立醫院找到府來,請他出山開中醫門診,但他舍不下山裏的鄉里鄉親,婉言拒絕。後來,陳永根在城裏當醫生的大姐退休了,琢磨著開個私人診所,想讓陳永根也出來,姐弟倆一起合夥。可是最終陳永根還是留在了這個生他、養他的小山村裏,“只要村民還需要我,我就會不停地走下去。”陳永根説,“我從小就在紅花村長大,名字裏就有個‘根’字,只要鄉親們需要我,我就在這永遠紮根。”

  “不僅不能走,還得想辦法更好地為大家服務。”2011年,紅花村衛生站也和其他衛生站一樣,面臨衛生站標準化建設,這是一個新的挑戰。“除了看病以外,還要公共衛生宣傳、慢病防治等。但是最難的就是用電腦開處方,為病人建檔案。”陳永根説,電腦對年過五旬的他來説,確實是個不小的難題。但是他依然迎難而上,虛心向村裏的大學生、山泉衛生院的醫生請教。2個月之後,陳永根學會了如何用電腦開處方,以及為村民建電子健康檔案。

  陳永根説,沒有健康的左腿是他今生的遺憾,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保了一方百姓的健康,這讓他感到十分欣慰。“只要村民還需要我,我就不會停下出診的腳步,直到再也走不動的那一天。”

  本報記者 杜文婷 攝影 楊永赤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