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自發市場行為為何難以合法化?

  • 發佈時間:2015-06-26 14:32:3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岳偉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的滴滴與美國的Uber這兩家專業的約租車提供商為了爭搶中國市場份額,正在開始新一輪的融資大戰。這本來是兩個私人企業自發的、純粹的市場行為,沒花國家一分錢,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然而政府有關部門雖屢次宣稱專車不合法,卻又沒有出臺政策全面禁止。在這樣的環境中,專車未來合法運營的機會在哪?

  近日,Uber在海外接近獲得20億美元信用額度。據悉,這些資金將來自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和高盛等大銀行。同時,Uber還在尋求15億美元的股權融資,這部分融資屬於策略性融資,目的包括與其他公司進行合作或收購其他業務。

  有可靠消息顯示,Uber此次融資主要是針對中國市場業務擴張,具體可能包括因業務拓展而造成的用於用戶補貼的資金缺口。而在一份Uber高管的郵件中提及的中國競爭對手就是滴滴,原因不僅在於前不久,滴滴公司宣佈將為打車乘客提供10億元人民幣補貼,更是該公司準備通過自身的APP運營商融資15億美元,這已經成為兩家開戰的先兆。

  然而對於這兩家以專車為主的提供商來説,近日在中國有關專車的負面事件並不在少數,由於專車在中國並未有合法身份,先後出了武漢、廣州警方對專車司機進行“釣魚”執法引起的群體事件,天津出租司機圍堵專車的群體事件,以及廣州專車司機性侵女乘客等,這使得專車的社會地位及身份問題突然又敏感起來。

  那麼如何讓專車得到合法身份,與計程車相安無事呢?一位關注約租車市場的資深業內人士對國際商報表示,這恐怕得等出租行業深化改革、全面破除出租行業的政府壟斷,才可能實現。

  兩百億元融資大戰在即

  Uber與滴滴此輪融資要如果成功,雙方將各融資15億美元,總計共融資30億美元,接近兩百億元人民幣。

  Uber如此看中中國並不意外。據Uber數據預測,2015年底,中國很可能會取代美國,成為Uber最大的市場。在Uber高管的郵件中也提到,從搭乘量計算的前十大城市裏已有4個在中國,其中廣州、杭州、成都分居全球前三,而此前的頭名紐約退居第四。

  而作為全球專車份額老大的Uber,在中國卻遭遇“阻擊”。據易觀數國際測算,中國專車行業目前由滴滴快的主導,市場份額達到78%,而Uber的份額只有約11%。

  同時為了備戰與Uber的競爭,滴滴不僅在今年2月份與快的合併,還在業務上推出了快車、順風車,加上原先的計程車與專車,滴滴業務已經基本覆蓋了高中低不同消費能力出行人群的市場,據悉代駕和公交車馬上也要上線。“業務增加的同時,原有業務還要向更低級別的市場去覆蓋,因此無論對於滴滴還是Uber,都有資金的需求。”上述業內人士指出。

  的確,滴滴就是前不久宣佈將為打車乘客提供10億元人民幣補貼。面對滴滴如此來勢洶洶,Uber全球CEO卡蘭尼克就表示,儘管目前Uber在中國11個城市的規模和增長速度都十分驚人,但為了吸引用戶,Uber必須擴展至新的城市,並對用戶進行補貼,這將需要大量的資金。而有可靠消息顯示,Uber此次融資也主要是針對中國市場的發展。

  但滴滴快的公共事務高級總監葉耘曾對媒體表示,滴滴快的會不會繼續燒錢要看具體競爭環境,企業和投資人不會盲目燒錢,只不過是市場上有公司在挑起價格戰,那麼其他公司只能應戰。

  不過這種應戰或許也是雙方的。如在一些已經開通滴滴快車的城市,“滴滴快的”和Uber的優惠活動都直指對方:“滴滴快車”表示週一前兩單分別補償兩張8元券;Uber則在一週內直接發了8張8元券。

  面對市場上出現如此的補貼戰,市場份額暫列第三的易到用車則表示,“滴滴快的”和Uber之間的“燒錢大戰”,顯然有點不淡定。

  易到用車的思路是不與計程車搶用戶,專注于高端商務人群、提供私人用車服務,價格和服務都高於計程車許多。“現在滴滴快的與Uber通過持續不斷的向用戶補貼,不斷燒錢,專車也開始低於計程車的價格搶奪市場,這不僅帶來了與出租行業之間的矛盾,也將‘專車’概念玩壞了。”易到用車一高管對國際商報解釋稱。

  不過記者在市場上了解到,專車領域的向用戶“補貼”已是大勢所趨,只有通過“補貼”才能贏得更多的用戶,這一點無論哪家公司都不可回避。也就是説,在專車普及的前期,哪家公司都要燒錢,否則就會失去用戶,這是“網際網路+”時代鐵的定律。

  對此上述業內人士卻強調,持續大規模燒錢是不可持續的惡性競爭,對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是不利的。企業應在不斷爭奪市場份額的同時,在技術、服務和用戶體驗層面加深對用戶需求的了解,並形成自身特色。

  合法化或期待出租改革

  雖然專車公司之間打的“火熱”,這一行業也被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專車目前在中國仍然面臨一個邁不過去的“門檻兒”,即政策限制。

  在中國,約租車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公共交通領域中的計程車,按照《道路運輸條例》和《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的規定,計程車合法運營需要具備道路經營許可證以及汽車運營證,二者缺一不可,否則構成非法運營;另一種是汽車租賃公司車輛,該類型是將以公司名下的車輛出租于私人使用,只要是合法經營的公司,車輛手續齊全均可運營。

  然而專車似乎介於兩者之間,但卻沒有計程車合法運營的證件,且多數都是私家車挂靠汽車租賃公司運營,甚至沒有挂靠,這就不免讓政府認定其非法運營的性質。

  在今年兩會交通部公開宣佈私人運營專車屬非法後,北京、上海等城市均對專車司機進行執法檢查,並進行資金處罰,如武漢、廣州等地還出現了“釣魚”執法的現象,引來了專車司機不滿,而釀成群體事件。

  同時,專車通過補貼,用戶的行車費用比計程車還便宜,這使得專車與計程車産生矛盾,天津計程車圍堵專車就是這一矛盾的集中體現。

  面對專車這一新生事物還在不斷壯大,並不能一直處於“無法可依”的尷尬狀態,有關監管部門就不應該做些什麼嗎?

  反正對此企業是坐不住了。據悉,UberCEO卡蘭尼克多次到訪中國,並坦言針對目前中國缺乏相關的法規政策和監管機制,Uber願意與政府探索什麼是更規範的方式,解決本質上存在的安全問題,讓隱患和顧慮也隨之消失。

  而滴滴與易到用車的內部人士也表示,雖然公司會為被罰司機負擔部分費用,但這也是杯水車薪,希望全社會一起推動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對新生事物進行立法和保護。

  對此上述業內人士指出,破除出租行業的壟斷,才能為專車合法化開啟一扇“大門”。不能提供差異化和附加值服務,本來就是計程車業的天然之短,再加上成本居高不下,根本不是專車的對手。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於現行《辦法》嚴重不合理,且落伍於時代。“《辦法》出臺雖有當時歷史背景,但卻在長時間內形成了固化的利益鏈條,達成壟斷經營,必須打破這些固化利益板塊,有步驟地取消準入資質及數量限制,且出臺全國性的約租車管理辦法,讓計程車服務從業者和專車服務提供者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出發,這個市場才可能規範、有序、健康、多贏發展,同時滿足各類乘客多樣化及儘量方便的出行需求。”

  據了解,交通部已在浙江義烏進行試點,即2018年後放開計程車市場準入和數量管控;計程車價格由目前的政府定價,逐步轉變為政府指導價下的行業自主定價;逐步取消出租公司每年上交給管理部門的有償使用費等。

  不過有律師也表示,對於專車運營,政府還要進行有力管控,這不僅包括對車輛的安全考核,對專車司機的駕駛、服務也需要有制度考核,以尋求市場需求與公共安全的平衡點。

  另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專車競爭本來是私人企業自發的、純粹的市場行為,沒花國家一分錢,也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政府應以保護消費者利益為主旨,對其進行規範和監管。如果動輒禁止專車運營,顯然是在保護計程車行業慵懶的既得利益者,有損於行業進步和消費者利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