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車”混戰 市場尚待成熟

  • 發佈時間:2015-05-27 16:32:0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程亞麗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下半年至今,專車僅用短短數月時間便贏得了足夠的關注度。大城市打車難頑疾蘊含的市場需求,移動互聯網技術提供的軟體基礎,加上線下優質服務和瘋狂補貼的共同作用,讓專車成為不少消費者出行時的選擇之一。

  5月21日,易到用車正式上線“免費搭車”平臺,用戶通過預訂即可享受零成本出行的便利。隨即,不甘心被搶走風頭的滴滴快的于5月22日宣佈大手筆“砸錢”10億元,從5月25日開始在北京、天津、杭州等12個城市推出“桔色星期一”活動,乘客每週一可享用兩次15元、大約覆蓋10公里的免單行程。

  一邊是同行之間不留餘地的“跑馬圈地”,另一邊是與傳統計程車和監管部門的“明爭暗鬥”,“專車圈”正陷入行業真正成熟前的混戰。

  錢還能燒多久?

  滴滴快的、神州、易到、Uber等幾大專車巨頭瘋狂燒錢,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提高品牌知名度、搶佔市場份額的效果,但這種模式還能持續多久?如果司機和消費者失去了補貼等激勵,對專車品牌的忠誠度還能維持嗎?

  目前我國專車市場份額的前三甲分別是滴滴快的、易到和洋品牌Uber,而大部分消費者的選擇是最為實惠的“哪家補貼多用哪家”。

  儘管如此,業內人士並不擔心專車企業在補貼結束後嚴重流失用戶。賽迪經略跨國企業戰略研究中心分析師王延鵬表示,即使集中補貼階段結束,專車依然能吸引一部分消費者,主要原因在於專車能夠提供各種檔次的乘車服務,例如比計程車更便宜的經濟型用車、更高端的舒適/豪華/商務型等,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

  此外,專車企業也不只局限于專車領域,例如易到正向上游造車環節延伸,Uber也開始試水快遞業務,“慢慢發展形成産業鏈後,這些品牌對用戶的吸引力也會增強。”

  易觀智庫分析師張旭告訴記者,目前幾大品牌競相促銷,目的是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即使將來補貼政策取消,專車的性價比也能夠PK掉傳統計程車,贏得客戶選擇。

  “非法”帽子何時摘?

  繁榮的另一面,是專車服務在不少城市仍然戴著“非法運營”的帽子,廣州、西安、北京、天津等地都曾多次傳出專車被查處的消息。

  就在5月24日下午,滴滴打車官方微網志忽然發文,稱因為某些“你懂得”的原因,不得不臨時取消天津的“桔色星期一”活動,更為專車的“尷尬”身份增添了注腳。

  在分析人士看來,專車合法化只是時間問題。一個好消息是,滴滴快的已經與上海市交通委聯合開發計程車資訊服務平臺,並將於6月1日正式上線。

  “這是一個良性的開端,相信以後會有更多的城市倣照上海模式或者開發新的模式,通過政府與企業間的合作,共同解決城市交通運力不足的問題。”張旭告訴記者。

  在張旭看來,由於實行網際網路化管理,一輛專車所能提供的運力要遠遠高於一輛傳統計程車。“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專車行業的健康發展也有利於降低能源消耗,減輕城市擁堵,可以説解決了很多政府希望解決的問題。”

  王延鵬在採訪中告訴記者,國家一直在推動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的融合,理應不會否定專車對傳統計程車的衝擊。“當然大家都希望這種衝擊的結果是正面的。專車的未來一定會合法化,我們要做的就是等待出臺具體的監管政策,傳統計程車行業更要關注改善自身,而不是排斥競爭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